测量学实习报告(屈广贤)

测量学实习报告(屈广贤)

ID:12088023

大小:136.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5

测量学实习报告(屈广贤)_第1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屈广贤)_第2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屈广贤)_第3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屈广贤)_第4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屈广贤)_第5页
资源描述:

《测量学实习报告(屈广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南城建学院测量学实习报告实习日期:2010-8-30—2010-9-19实习地点:平顶山市新城区博物馆实习类型:教学实习学号:081408157学生姓名:屈广贤专业班级:测绘工程0814081指导教师:梁玉保组长:酒亚宾组员:酒亚宾、马宁杰、兰现稳、张力川、韩孟泽、屈广贤17目录第一章测量实习目的与任务………………………………………3第二章地形图测绘实习技术要求……………………………………4第三章测区选点………………………………………………………6第四章高程控制测量…………………………………………………6第五章平面控制测量

2、…………………………………………………7第六章地形图测绘……………………………………………………9第七章实习感想……………………………………………………14第八章参考资料……………………………………………………1617第一章测量实习目的与任务一、实习目的1、巩固和深化对测量学课程的理解,熟悉并掌握地形测量内外业的作业程序和实测方法;2、较熟练的掌握水准测量、经纬仪测角、钢尺量距三项基本工作的实际操作技能;3、熟练和掌握图根控制点的布设方案和技术方法;4、初步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程序和方法;5、培养在地形测量中的设计、组织

3、、安排、总结等管理方面的意识和能力;6、培养同学苦练基本功的良好风气,在测、算、记、绘等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加强同学动手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使每个同学具有严谨、细致、准确、快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7、增强个人工作的责任感和测绘工作所必需的团结协作精神。二、实习任务1、技术设计2、水准仪检验与矫正3、经纬仪检验与矫正4、图根导线测量5、等外水准测量6、坐标方格网绘制与控制点展绘7、地形图测绘8、技术总结三、上交资料1、小组上交成果及资料1)技术设计报告2)导线测量外业观测表格3)导线测量内业计算表格4)水准测量外业观测表格5)

4、水准测量内业计算表格6)比例尺1:500地形图一幅2、个人上交成果及资料《测量实习报告书》四、实习要求1、能够独立完成水准仪、经纬仪、的检验和矫正;172、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能够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能力;3、组员通过合作完成测量工作,增强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4、对所领仪器和工具精心照料、分工负责。第二章地形图测绘实习技术要求平面控制测量在测区内选定7-8个点组成闭合导线,作为平面控制。控制不到的地区可设支导线,按图根导线要求进行观测。用钢尺往返丈量边长,其相对误差k≤1/3000。用经纬仪测回法观

5、测导线内角,测一个测回,其角度闭合差f≤±60″√n,用罗盘仪测得起始边磁方位角,起始点坐标有指导老师给定或者学生自己假设。然后计算导线坐标,其导线精度K≤1/2000。高程控制测量图根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仪器采用DS3型水准仪)可用导线点代替高程控制点,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各点高程,用双仪器高法观测,其高差闭合差f≤±12√nmm(n为观测站数,用于山地)或f≤±40√Lmm(L为水准路线长度公里数,用于平地)。内业计算1、平面作标及水准高程的起始数据,均系假定。2、导线及水准网均系采用近似平差法。3、图根控制点结束后,

6、必须整理下列材料。(1)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记录表和距离丈量记录表。(2)普通水准测量记录表。(3)导线、水准控制网略图。(4)计算表和坐标、高程成果表。碎部测量(1)方格网的检查采用聚酯薄膜测图17用直尺检查方格网的交点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其偏离值应小于0·2mm。用标准直尺检查方格网线段的长度与理论只相差不得超过0·2mm。方格网对角直线长度误差应小于0·3mm,如超过规定的限差应重新绘制。(2)控制点展绘的检查各控制点展绘好后,可用比例尺在图上量取各相邻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和已知的边长相比较,其最大误差在图纸上不得超过0·3m

7、m,否则应重新展绘。检查点号和高程的注记有无错误。(3)碎部点的最大视距长度采用经纬仪法测图时,1/500的测图碎部点的最大视距长度不得超过75m(4)根据测区内地物地貌的情况定立尺点的多少原则上测图中要求以最少数量的确实起着控制地形作用的特征点,准确而精细描绘地物地貌。因此,立尺点应选在地物地貌的起点、终点、弯曲点、交叉点、转折点上及地貌的山顶、山腰、鞍部、倾斜变换和方向变换的地方。地形点的多少视具体地形而定,尽量布置均匀。1/500地形图地形点间距小于15米。(5)所有碎部点的高程注记至0.1mm。等高距的大小按地形情况

8、和用图需要来确定。这里采用基本等高距1:500为0.5米。地形图测绘(1)将计算正确的控制点坐标展绘在打好方格网的薄膜图纸上。用经纬仪测绘法进行测量,可现场绘图,细部也可测记后回室内详细绘制。(2)地形图例采用国家测绘总局颁布的《1:500、1:1000地形图图式》的统一规定。(3)在碎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