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大血管影像解剖讲义

心脏大血管影像解剖讲义

ID:1208132

大小:1.29 M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08

心脏大血管影像解剖讲义_第1页
心脏大血管影像解剖讲义_第2页
心脏大血管影像解剖讲义_第3页
心脏大血管影像解剖讲义_第4页
心脏大血管影像解剖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脏大血管影像解剖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心脏和大血管影像解剖(8学时)教学内容:一、心脏大血管解剖要点二、心脏大血管常用影像检查方法:X线、CT、MRI、(USG、SPECT)三、影像解剖:1.心脏大血管X线平片的影像解剖: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2.X线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解剖3.心脏大血管CT和MRI的影像解剖4.冠状动脉的CT和MRI影像解剖5.心包的CT和MRI影像解剖熟悉和掌握心脏解剖与生理是学习心血管影像学的关键。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常需要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目前心脏大血管影像检查方法除了传统的普通X线检查、超声、核医学、心血管造影外,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

2、CT,MSCT)技术和MRI快速成像序列的开发,进一步拓展了心脏大血管检查的领域,成为心脏大血管检查的重要手段。透视:作为常规检查,心脏透视已不再重要。摄片:可以初步观察心脏形态,估计心脏各房室大小,评价肺血多少,并间接反映心功能情况。心血管造影:可以观察心内解剖结构的改变与血流方向,估计心脏瓣膜功能、心室容量与心室功能,但是它属于创伤性检查,目前主要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检查及介入治疗。超声心动图:可实时显示心脏大血管的断面形态、运动规律和血流状态,并可对心脏功能进行测量。MSCT:能显示心脏大血管轮廓及其与纵隔内器官、组织的毗邻关系。由于心肌与心腔

3、内血液X线衰减值(影像学密度)差异很小,因此CT平扫显示心肌和心腔内结构的价值有限。对比剂的引入和心电门控的应用可提高心脏CT检查价值和准确性,可反映解剖和形态学的改变并可评估心功能等情况。电子束CT(electronbeamCT,CT)对心脏大血管的检查有独到之处,但因设备昂贵,检查费用高,有X线辐射,需要注射对比剂等缺点,加之MSCT和MRI的挑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MRI:目前的心血管MRI可实现心脏大血管的实时动态成像,且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能清楚显示心脏大血管的解剖及形态学,并可评估心功能、血流状态、心肌灌注、心肌活性等情况。而且心血管MRI检查无

4、射线损伤,无需含碘对比剂。因此一次心脏MRI检查可得到心脏的全部信息,被称为是“一站式(onestopshop)”检查。第一节心脏大血管X线平片的影像解剖一、X线摄影方法1.后前位:焦点至胶片的距离为2米的后前位片称为远达片,为心脏X线检查的最基本方法。一般在平静吸气下屏气投照为宜。远达片心脏影像的放大率不超过5%,可用于心脏及其径线的测量。2.右前斜位:又称第一斜位,为右前斜45°,在检查时应该同时服钡剂观察左心房与食管之间的关系。3.左前斜位:又称第二斜位,为左前斜60°,是观察主动脉全貌和分析房室增大的重要体位。4.侧位:一般取左侧位。9二、正常X线表现

5、心影是心壁各层组织和心腔内血液的复合影像。四个心腔和大血管在X线上的投影彼此重叠,平片上仅能显示各腔室和大血管的轮廓,不能显示心内结构和分界。心脏轮廓内的软组织结构因被影像密度相似的血池所掩盖而不能显示。心脏表面有心包(脏层和壁层)覆盖,正常情况下心包缺乏对比不会显影。1.后前位:在后前位片上,心脏大血管的影像有左、右两个边缘。右心缘分为上、下两段,两者之间有浅的切迹。上段为上腔静脉及升主动脉的复合投影;下段由右心房组成。心缘与膈之间的交角为心膈角,亦有左右之分。有时右心膈角可见略向右下方倾斜的三角形影像,即为下腔静脉,深吸气时更为明显。左心缘由三段组成。上段

6、由主动脉弓构成的球形突出为主动脉结。中段由主肺动脉干左缘构成,称为肺动脉段,可成平直线或略有凸凹。下段最大,由左心室构成。有时左心耳可投影于左心室段与肺动脉段之间,形成长约1cm的一小段,正常时与左心室段不易区分。左心室的左下端为心尖部。肥胖者有时可在心尖部外侧(左心膈角)见到三角形、密度较低的心包脂肪垫。后前位片上右心室和左心房不构成心缘。将主动脉结与左心室段连线的内侧部分称为心腰部。由于肺动脉与左心室在心脏搏动不同时相的运动方向相反,两者相交的点称为相反搏动点。后前位2.右前斜位(第一斜位,45°):9心后缘上段为升主动脉后缘、弓部、气管及上腔静脉的重叠组

7、成。下段由心房构成,上部较长段为左心房,略呈弧形,膈上的小部分为右心房,有时于后心膈角处可见向下后斜行的下腔静脉影。降主动脉和食管位于心后缘与脊柱之间的心后间隙。食管与左心房后缘相邻,钡剂充盈食管时,食管显影,从而间接显示左心房有无增大。心前缘自上而下为升主动脉、主肺动脉干和右心室漏斗部(圆锥部),下段大部分为右心室段,仅膈上的一小部分为左心室心尖部。两心室构成心前缘的比例因人而稍有差异。心前缘与胸壁之间的三角形透亮区称为心前间隙或胸骨后区。右前斜位1.左前斜位(第二斜位,60°):此位置投照时,室间隔与X线方向接近平行。心前缘上段主要由升主动脉构成并略向前凸

8、隆,下段为右心室,右心耳部位于两者之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