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有益昆虫—汉寿绒茧蜂

农业有益昆虫—汉寿绒茧蜂

ID:12069634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5

农业有益昆虫—汉寿绒茧蜂_第1页
农业有益昆虫—汉寿绒茧蜂_第2页
农业有益昆虫—汉寿绒茧蜂_第3页
资源描述:

《农业有益昆虫—汉寿绒茧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有益昆虫—汉寿绒茧蜂汉寿绒茧蜂,拉丁学名:ApanteleshanshouensisYouetXiong,膜翅目茧蜂科昆虫。形态特征:雌蜂体黑色,长2.6mm,有光泽。头部立方形,黑色,密生柔毛;前面观宽为长的1.7倍;额和头顶光滑有强光泽;颜面高为宽的0.7倍,颜面和颊有微细刻点和皱纹。口器红褐色,下颚须淡黄色。单眼排列呈矮三角形,前单眼至后单眼之间的距离为两后单眼距离的1/2,后单眼至复眼的距离为两后单眼距离的1.5倍。触角与头胸之和等长,触角端部两节长宽相等。胸部扁平;中胸背板的宽度窄于头部的宽度(7:9),中胸背板长、宽和厚度

2、的比率为12:14:11;前胸背板背沟下有刻点具光泽;中胸背板具强光泽,有明显的刻点,后缘中部刻点密集变细,两侧稀少;小盾沟深,稍弯,有小脊;小盾片有光泽和稀疏刻点;中胸侧板仅在翅基下脊附近有少数刻点,其余部分光滑有光泽。并胸腹节密布网状皱纹,端部中央有放射状纵线。前、中足基节及后足跗节黄褐色,其余均为鲜黄色;后足基节有强皱纹刻点,黑褐色,端部红黄色,后足胫距略等,不及后足跗基节长度之半(2:5)。前翅前缘脉和痣后脉黑褐色,翅痣褐色;径脉第一段和肘间横脉等长,连接处呈角度,短于翅痣的宽;回脉和翅痣的宽相等;翅痣短于痣后脉。腹部稍长于胸部(

3、21:19),第1、2背板除膜质边缘外,黑色,均有网状皱纹;第1背板从基部至端部稍加宽,长稍大于端部的宽(5:4);第2背板中域横置,宽为高的两倍(2:1),两端角圆,第2背板稍短于第3背板,第3背板及以后背板暗红褐色,光滑具光泽;产卵管鞘为后足跗基节长的2/3,肛下板端部圆。幼虫体长2.8mm,长棒形,稍弯,两端钝圆,无足,乳白色,腹部表皮有浅皱折。茧圆筒形,纵径3.8mm,横径1.06mm,白色,30~40个茧结成一团。生物学特性:汉寿绒茧蜂在湖南汉寿一年发生9~10代,以幼虫在寄主体内越冬。各代成虫发生期为:第1代(越冬代)于5月上

4、旬始见;第2代5月下旬;第3代6月中旬;第4代7月上旬;第5代7月下旬;第6代8月中旬;第7代9月上旬;第8代9月下旬;第9代10月中旬;第10代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蜂羽化之前需在茧内充分翅展后再静状一段时间,然后以上颚将茧咬一小圆孔爬出,爬出时间多在上午8~11时,少数在下午3~5时。成蜂有趋光性和向上性,一天中以上午10时~下午2时活动最盛,其活动主要是觅食(吸食花蜜)、交尾和产卵。在寻找寄主时,多在荻茎杆周围向上爬行,找到蛀茎夜蛾危害孔后,顺孑1道爬入茎杆内,产卵于寄主体躯两侧节间膜处。由于蛀茎夜蛾多在荻茎上部危害,而此蜂多有

5、向上性,所以找到寄主的机会是很多的。汉寿绒茧蜂能寄生蛀茎夜蛾的幼龄和老龄幼虫。成蜂的交尾活动一般在羽化后进行,雄蜂能交尾多次,雌蜂仅能交尾一次。室内用多种寄主如芦螟、荻蛀茎夜蛾、大螟、高粱条螟、普通粘虫作接蜂试验,仅荻蛀茎夜蛾接蜂成功,育出子代,可见此蜂对寄主有较专化的选择性。蛀茎夜蛾幼虫被绒茧蜂寄生初期,食量减退,行动迟缓;寄生中期,食量大减,行动呆板;寄生后期虫体环节松驰或腹部肿胀,不能取食。蜂幼虫钻出后,寄主幼虫体侧留下许多斑点,体液被耗尽,尔后死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