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066959
大小:187.0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07-15
《文化旅游名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XX文化旅游名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2建设单位:XX县XX镇人民政府1.1.3拟建地点:XX县XX镇1.1.4建设性质:新建基础设施工程1.1.5项目负责人:XXX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1、国家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有关规定;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3、国家城市防洪标准(GB50501-94);4、XX县县县城总体规划(第十三个五年规划);5、XX县县近期建设规划;6、XX县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7、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8、《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9
2、、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和保护的要求;10、国家有关政策法规;11、XX县XX镇人民政府提供的有关资料;12、其它有关国家政策及信息资料。541.3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3.1XX县基本情况南郑县位于汉中市西南部,因“郑人南奔”而得名,汉中大地上的古地名,自东汉起基本上一直为汉中的附郭首县,县域南部与四川省通江县、旺苍县接壤,西与陕西省宁强县、勉县为邻,东与城固县、西乡县毗连,北与汉中市汉台区隔江相望,全县总面积2823平方公里。东北距汉中城12公里,距省会西安390公里(经佛坪、周至县)。有跨省公路211省道、宝巴高速、西汉高速、西成客专穿境而过;距汉中火车站13公里。近几年来
3、,在农业在结构调整、农产品总量扩张、农民由温饱向小康目标迈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1.3.2XX镇基本情况XX镇位于南郑县城以南约9公里,总面积60.2平方公里,28000人。汉南、汉黄公路从境内总人口通过,交通便利,是陕南有名的茶叶基地,生产的"秦冠"牌"汉水银梭"、"南湖特炒",曾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暨专利技术金奖和首届全国老年用品博览会银奖。汉山有储量丰富的花岗石资源,山顶建有汉中电视转播台,风景秀丽,是著名的避暑胜地。1.4建设规模及内容54该项目主要改造镇区临街危旧房屋(658户,临街面房屋面积12.1万平方米,临街立面面积5.2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具体实施东西大街、红湖路
4、、复兴路、老街、菜市巷、余家巷、土门二期、八亩塝步行街、汉山路、南湖路北段、河坝街等11条4.5公里街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整治临街建筑物立面风貌658户1200间,整治11条街区架空线路(强弱电)入地4.5公里,拓宽硬化道路4.5公里1.35万平方米,铺设雨水、污水、自来水管网各4.5公里,铺装人行道地砖4万平方米,安装道牙9公里,植景观树2000棵,制安各街区旅游标识牌70处,安装景观路灯300盏,建停车场30亩、农贸市场10亩、公厕300平方米,配套建设绿化、亮化、消防、安防、垃圾收集、旅游、给排水、供电等相关附属工程。1.5主要建设条件XX镇成立了文化旅游名镇建设领
5、导小组,投入145万元精心编制了《##文化旅游名镇建设规划》和《##文化旅游名镇街区风貌规划》。2015年投资1.18亿元,实施了##子新区供水、公厕、211省道改线、##54子古镇一期、红寺湖大孤山旅游开发、文体中心、南湖路立面风貌整治、南湖路旧城改造等4大类8个建设项目,扎实开展了集镇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按照相关要求全面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营造了建设文化旅游名镇的良好发展氛围。红湖路、复兴路和东西大街是211省道和青黄公路的集镇过境段棚户区,街区依托公路而建,人口居住比较集中,沿街建筑破败陈旧,参差不齐,风格各异。加之地势较低,街道两侧给排水设施落后,排水不畅,绿化亮化不完善,基
6、础配套设施落后,服务功能滞后,一遇雨天,室内进水,无法居住。加之街道、人行道宽窄不一,基础功能落后,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正常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3、拟建场地条件适合建设:拟建场地平整、地质条件一般,施工运输方便,对沿途人民群众无安全隐患。4、项目建设资金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12008.4万元,资金筹措方案为:申请国家补助7205万元;自筹资金4803.4万元。1.6结论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6.1结论(1)经过对建设项目的背景分析,工程技术方案、经济、环境保护、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结合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本可行性研究报告认为,南郑县##
7、文化旅游名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可行的,也是十分迫切需要的。(2)本项目建设施工条件便捷、环境安全,能做到功能适用、建设达标、经济(投资)合理。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54XX镇位于XX县城以南9公里,地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南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红寺湖和大汉山的中心地带,总面积60.19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1平方公里,现有常住户2300户,镇区人口1.1万人,驻镇单位9家。全镇辖18个行政村,148个村民组,2.9万人。气候湿润,生态环境优美,旅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