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064147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5
《《说“木叶”》同步练习0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说“木叶”》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袅袅吟唱浦橘徕皎皎灼灼亭皋陇首柳恽寒砧戍沈佺庚信涔阳言筌歧路冉冉翩翩迢远招徕劳徕垂纶纶巾节省省亲2.识记掌握词语并用加点词语造句袅袅:①形容烟气缭绕上升;②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③形容声音延长不断。灼灼:形容明亮。冉冉:(毛、枝条等)柔软下垂。翩翩:形容动作轻快。萧萧:形容鸟叫声或风声等。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得鱼忘筌:《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筌是用宋捕鱼的,得了鱼,就忘掉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3.区别下列容易混淆词
2、语并造句熟能生巧游刃有余两个词语均有“熟练了就容易”之意,但是“熟能生巧”偏重在“生巧”,指掌握了技巧或窍门;“游刃有余”偏重在“有余”,指解决问题毫不费力。熟能生巧:游刃有余:4.下列各组词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吟唱渡河欢度佳节灼灼其华B.橘徕华滋洗练江平如练C.涔阳万应锭彩色丰富多采D.浓阴干燥急躁冉冉升起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2500年前的孔子,曾对着的江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站在千禧之年的门槛,我们更深切地领悟到了先哲的睿智。②营房各处的灯火,欢腾热闹
3、的情景,使他又激动起来,回想起白天参加国庆大典的场面。③鲁迅的作品,即使是纯属个人生活的回忆,也总能使我们有乐观、清醒的感觉,得到深刻的。A.流逝闪烁启发B.流逝闪耀启示C.流泻闪烁启示D.流逝闪耀启发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可以在意见不合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朋友关系。”B.目前,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条分缕析,教师过分的讲解,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且而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C.对于发生在校园的事情,
4、同学们虽然耳熟能详,但因为缺乏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所以往往熟视无睹。D.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做人”教育,这种教育目的转变上的进步,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7.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抗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省
5、能源做出了贡献。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读书人又称书生。这固然是个可以骄傲的名字,如说“一介书生”“书生本色”,都含有清高的意味。但是正因为清高,和现实脱了节,所以书生也是嘲讽的对象。人们常说“书呆子”“迂夫子”“腐儒”“学究”等,。“呆”“迂”“腐”“学究”都是,食而不化的读死书或死读书。总之,书生的被嘲笑是在他们对于书的过分的执着上;过分地执着书,。①嘲讽的都是书生②都是嘲讽书生的③知古不知今,知书不知人④知书不知人,知古不知今⑤书就成了话柄了⑥书生就成了
6、话柄了A.②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阅读下面元曲,完成9-11题[中吕]卖花生·怀古张可久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9、首句“美人自刎乌江岸”是以写相争的历史。10、诗人选取了三则历史材料,有无辜者之死的个人悲剧,有战火熊熊的众生劫难,也有戍边无归的军人悲哀,虽然角度不同,却揭示了一个共同主旨:。11、整个作品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情调,“长叹”中包含着的复杂情感。参考答案1.2.3.4略C(丰富多采一彩)5.B(“流逝”是像流水一样迅速消
7、逝,多指时光、岁月的消逝;而“流泻”多指液体、光线等迅速地流出、射出、跑过,结合①中的“逝者如斯夫”,喻指的是时光,故可以排除C项。“闪烁”是指光亮动遥不定,忽明忽暗;“闪耀”另具光彩耀眼之意,结合语境营房的灯火,节日的气氛,岂能动摇不定,忽明忽暗,故可以排除A项。“启发”指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动词;“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名词。从词性角度,启不可以作宾语,从意义上启示比启发更深刻,故可排除D项)6.D(A4“两端”是指“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冒6条分缕析”比喻有条有理,深入细致的分析
8、C“耳熟能详’’是指所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地能详尽地说出的)7.D(A多重否定不当U4“不管”改为“尽管”C不合逻辑,“仿造”的对象不是“伪劣产品”)8.A9.霸王别姬楚汉10.连年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只是灾难痛苦11.直抒胸臆沉郁悲凉忧国忧民而又无可奈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