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霉菌总数的检验

细菌和霉菌总数的检验

ID:12062701

大小:8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5

细菌和霉菌总数的检验_第1页
细菌和霉菌总数的检验_第2页
细菌和霉菌总数的检验_第3页
细菌和霉菌总数的检验_第4页
资源描述:

《细菌和霉菌总数的检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化妆品微生物学细菌和霉菌总数的检验。本标准适用于化妆品细菌和霉菌总数的检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7916化妆品卫生标准GB/T7918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QB/T1684-1993化妆品检验规则3 一般规定细菌总数是指1g或1ml化妆品中所含的活菌数量。测定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可用来判明化妆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以及生产所用的原料、工具设备、工艺流程、操作者的卫生状况,是对化妆品进行卫生学评价的综合依据。3.1 方法提要:本标准采用标准平板计数法。化妆品中污染的微生物种类不同,每种微生物都有它一定的生理物理特性,培养时对营养要求、培养温度、培养时间

2、、pH值、需氧性质等均有所不同。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做到满足所有菌种的要求,因此所测定的结果,只包括在本方法所使用的条件下(在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上,于37℃培养48h;在虎红琼脂培养基上培养72h)生长的一群嗜中温的需氧及兼性厌氧的微生物总数。3.2 仪器3.2.1 250ml锥形瓶。3.2.2 电子天平、量筒。3.2.3 压力蒸汽灭菌锅。3.2.4 移液管。3.2.5 灭菌培养皿:直径9cm。3.2.6 酒精灯。3.2.7恒温培养箱。3.2.8 放大镜。3.3 培养基和试剂的制备3.3.1 生理盐水:氯化钠                      8.5g蒸馏

3、水                      1000ml溶解后,分装到加适量玻璃珠的250ml锥形瓶内,每瓶90ml,经121℃(0.11 MPa)20min高温高压灭菌。3.3.2 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基:制法:称取51g粉状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成品培养基加入到1000ml纯水中混合,溶解均匀后分装,经121℃(0.11 MPa)20min高温高压灭菌,储存于冷暗处备用。3.3.3虎红琼脂培养基:制法:称取31.6g粉状虎红琼脂成品培养基加入到1000ml纯水中混合,溶解均匀后分装,经121℃(0.11 MPa)20min高温高压灭菌,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4、。4倒培养皿操作步骤:4.1按国家标准要求检测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倒培养皿前供检样品的采集、保存和样品制备按《微生物检验总则》要求进行操作。4.1.1细菌总数检测:用移液管吸取1:10稀释的检样1ml,注入到一个灭菌培养皿内;将熔化并冷至45~50℃的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基倾注于培养皿内,每皿约15ml;随即水平转动培养皿,使样品与培养基充分混合均匀,待培养基凝固后,翻转培养皿,置37℃培养箱内培养48h。4.1.2霉菌总数检测:用移液管吸取1:10稀释的检样1ml,注入到一个灭菌培养皿内;将熔化并冷至45~50℃的虎红琼脂培养基倾注于培养皿内,每皿约15ml;

5、随即水平转动培养皿,使样品与培养基充分混合均匀,待培养基凝固后,翻转培养皿,置25℃培养箱内培养72h。5菌落计数方法:先用肉眼观察,点数菌落数,然后再用放大5~10倍的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记下各培养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一稀释度各培养皿生长的平均菌落数;若培养皿中有连成片状的菌落或花点样菌落蔓延生长时,该培养皿不宜计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培养皿中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数分布又很均匀,则可将此半个培养皿菌落计数后乘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6 菌落计数原则及报告方法:6.1 首先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培养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的范围。当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

6、范围时,即以该培养皿菌落数乘其稀释倍数(见表中例1)6.2 若有两个稀释度,其平均菌落数均在30~300个之间,则应求出两者菌落总数之比值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或等于2应报告其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菌落数(见表中例2例3)。6.3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个,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中例4)。6.4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少于30个,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中例5)。6.5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个之间,其中一个稀释度大于300个,而相邻的另一稀释度小于30个时,则以接近3

7、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中例6)。6.6 若所有的稀释度均无菌生长,报告数为每克或每毫升小于10个。6.7 菌落计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0以内时,按实有数值报告之,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在二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应以四舍五入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零的个数,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见下表报告方式栏)。在报告菌落数为“不可计”时,应注明样品的稀释度。细菌计数结果及报告方法:例次不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10-1 10-2 10-3两稀释度菌数之比菌落总数个/g或个/ml报告方式个/g或个/ml1136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