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风水文化在园林中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风水文化在园林中的应用 摘要风水又称堪舆、相地,风水文化的产生源于人们对理想环境的一种追求。在其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对中国园林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介绍了对风水的认识,并从园林选址、建筑朝向和园林绿化3个方面分析了风水文化在园林中的应用。 关键词风水文化;园林;应用 一提到“风水”二字,人们第一反应认为是封建迷信,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古代风水相士们为了保持这个行业的神秘性,为其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系统,为风水文化增添了些许的迷信色彩。至今,这种迷信思想还影响着人们对风水文化的看法。抛去风水中的迷信成分,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它,不
2、难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玄机,如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便可从中受益。 1风水文化简介 风水,又称堪舆、相地术、阴阳术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古老的相地术。在古代人们根据长期对自然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及实际生活经验,而形成的一种有关住宅、村镇及城市等居住环境的基址选择及规划设计的学说,称之“风水术”或“堪舆学”。其实质就是在选址方面,对地质、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作出评价和选择,以及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采取的相应措施,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寻找到适宜居住或其他用途的良好环境。 在风水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
3、了风水学的三大原则,即“天人合一原则”、“阴阳平衡原则”、“五行相生相克原则”。这些文化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塑造了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追求意境的中国传统古典园林风格,使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别具特色[1-3]。 2风水文化在园林中的应用 风水学中强调环境的整体性,清代姚延銮在《阳宅集成》卷中曾提及,要从整体的角度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在园林的应用中,也充分考虑到整体布局,各个园区的功能与整体的关系,结合所在地的地形特点、风俗习惯等,合理利用周围地理环境,营造观赏价值高,又具有实用功能的园林景观。现就园林选址、建筑朝向和园林绿化这3个
4、方面探讨风水文化的应用。 2.1风水文化在园林选址中的应用 风水相地之术对中国传统造园的渗透及影响,使得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焕发出独特的光芒。明代计成的《园冶》中记载:“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合宜”二字,不仅指出造园要因地制宜,而且也隐隐表明风水相地也要相“合宜”。《周易大壮卦》中提出:“适形而止”。在我国由于气候、土质等因素的差异,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园林建筑,例如西北的穴居式窑洞、西南的竹楼、草原的蒙古包、贵州山区的山石住房、华中平原的土建房等,这些都是根据当地的具体环境条件而建造的[4-5]。3 《阳宅十书》中记载:“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
5、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汗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说的就是选址,选择的宅院要左邻流水,右有道路,前有蓄水池,后有山体,这样的地方为风水宝地。其实不难想象,背山可以阻挡北来的寒流;面水视野开阔,可获得良好的日照;近水方便生活、生产;有路便于出行,具备这样条件的一种自然环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和局部的小气候。 在园林创作中,也要充分融入因地制宜的思想,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和生态因素,根据实际情况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以达到园林中所追求的“宛自天开”的境界。 2.2风水文化在园林建筑朝向上的应用 风水学强调城市与建筑要“面
6、南朝阳”,即坐北朝南的朝向。这既有其文化背景,又有其合理的科学依据[6-7]。 从文化背景角度看,《周易·说卦》提及:“圣人南面而听天下”。人们称帝王统治国家的方略谓之“南面之术”,即源于此。故而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是前南后北、左东、右西。从科学的角度看,这种“面南朝阳”思想的产生,是由其特定的环境特定决定的。我国处在北半球,阳光多数时间从南照射而来,建筑面南而朝阳,采光效果才会最佳。建筑面南而居的选择也与季节风向有关,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的是从西伯利亚而来的寒冷的北风,而夏季却是来自海洋的湿润的南风,这就决定了中国风水文化中的最佳朝向是坐北朝南。
7、除此之外,风水文化中还提出了一些朝向的禁忌,这些禁忌表面似乎带有神秘色彩,但实际上却是对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如《阳宅十书》中指出:“凡宅不居当冲口处,不居寺庙,不居草木不生处……”。其实仔细想来,也有其道理。以“宅不居当冲口处”为例,宅“不居当冲口处”是指宅院大门不正对着来来往往的大街的要冲。试想居住在一开门就会遇到迎面而来的车马行人的宅院里,会让人产生不安全的感觉。居住者长期受到这样的刺激,会引起心理恐慌,严重的话会导致各种疾病,这就有悖于人们所希望的“开门见喜”的好兆头。因此,在宅院大门的朝向上,尽量避免这一方向或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变。 2.3风水
8、文化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重视林木景观,营造绿化环境是风水绿化文化中的首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