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ⅱ〕课堂教学设计实例

岳麓版必修〔ⅱ〕课堂教学设计实例

ID:1204451

大小:174.00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7-11-08

岳麓版必修〔ⅱ〕课堂教学设计实例_第1页
岳麓版必修〔ⅱ〕课堂教学设计实例_第2页
岳麓版必修〔ⅱ〕课堂教学设计实例_第3页
岳麓版必修〔ⅱ〕课堂教学设计实例_第4页
岳麓版必修〔ⅱ〕课堂教学设计实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岳麓版必修〔ⅱ〕课堂教学设计实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岳麓版必修〔Ⅱ〕课堂教学设计实例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汉代四大经济区的地域划分,经济区域的多样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原人口三次南迁高潮的时期、原因,人口南迁的影响;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古代文化重心的南移。教学目标一、基本知识1、通过对汉代四大经济区的分析、归纳,认识中国经济区域的多样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2、通过对古代人口迁移现象的分析,认识社会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二、能力与方法教学目标二、能力与方法3、通过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内涵的深入分析,认识经济重心的南移与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关系。4、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形成下列认识:中

2、国农耕经济(农耕文明)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中国古代各地经济发展具有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呈现出区域经济的发展特色;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先北后南的特点,经济重心、文化重心也逐渐从北方转移到南方。1、通过对古代人口迁移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安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从社会存在中去理解和把握社会意识。3、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感受下列认识: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农耕文明史。教学目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我们一提到“中国”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课堂引语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是一

3、个农业大国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是一部农耕文明史课堂引语1、它起源于哪里?2、它发生过什么变化?3、它有什么特点?课堂引语对中国农耕文明的三个追问中国农耕经济(农耕文明)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中国古代各地经济发展具有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呈现出区域经济的发展特色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先北后南,经济重心、文化重心逐渐从北方向南方转移课堂引语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一)汉代四大经济区1、山东经济区(1)经济发展水平:(2)地域范围:2、山西经济区(1)经济发展水平:(2)地域范围: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一

4、)汉代四大经济区3、江南经济区(1)经济发展水平:(2)地域范围:4、龙门—碣石以北经济区(1)经济发展水平:(2)地域范围:学习方法归类影响古代农业发展四个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和气候因素(2)人力因素:主要是人口的多少(3)技术因素:是否掌握先进生产技术(2)开发因素:是否得到开发课堂知识小结:经济区性质农业发展水平经济地位地域范围山东(中原)农业区成熟、发达全国经济重心今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及晋南、苏北、皖北等地。山西农业区成熟、发达全国经济重心关中、河西、巴蜀。江南农业区未开发今湖北的江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带。龙门—碣石以北畜牧业区或半农半牧区不发达龙门—

5、碣石以北的塞内、塞外地区。司马迁划分的汉代四大经济区资料拓展:(一)以华山、崤山分界的地域——山东山东:地区名。(1)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华山或崤山以东为山东,与汉代“关东”含义相同。战国时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史记秦本纪》:孝公元年(前361)“河山以东强国六”。当时秦东界在华山一线。一般也专指黄河流域。(2)春秋时晋国、建都平城时的北魏和五代时晋国,因居太行山以西,故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史记晋世家》:文公四年(前633),“晋兵先下山东”。(3)金改北宋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二路辖境相当今山东大部、江苏废黄河和淮河以北及安徽萧县地,总称山东。元废二

6、路,于其地置山东东西道宣慰司、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等,山东之名不改。明置山东省,历清、民国至今,山东遂成为行政区名。——《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P169。资料拓展:(二)以华山、崤山分界的地域——山西山西:地区名。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与当时所谓“关中”同义。楚汉相争,萧何镇守关中,《史记太史公自序》谓“萧何填抚山西”。张守节正义云:“谓华山以西也。”《汉书赵充国传》:“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其后则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明洪武二年(1369)置山西行中书省,山西遂为政区名。——《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P169。资料拓展:(三)以函谷关分界的地域——函谷关与

7、关西、关东函谷关:(1)旧函谷关。战国秦置。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东自崤山,西至潼津,绝岸壁立,谷深道狭,深险如函,通称函谷,号称天险。因关在谷中而得名。(2)新函谷关。在今河南新安县东。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从旧关移此,距离故关三百里。——《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关西:秦、汉、唐等定都在今陕西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为关西,又称关内。——《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P1188。关东:地区名。(1)秦、汉、唐等定都在今陕西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东,又称关外。(2)旧称今山海关以东为关东,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