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021310
大小:14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5
《散装同步2010金山区一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金山区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2010年1月第一部分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中国性格”和“中国梦”:超越“国民性”张颐武①什么是“中国性格”?这个问题在今天当一个“新新中国”开始吸引世界的关注之后,变得异常地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这里,其实我们强烈地期望通过对于“中国性格”的关切,让世界对于中国人的新的形象有更多的了解,期望中国人的形象从过去的刻板的印象中脱离出来,让世界重新感受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魅力和活力。这种期望其实是今天我们探
2、讨“中国性格”的前提和条件。②“中国性格”在现代一直是我们感到困扰的问题,也是我们焦虑的根源。由于中国近代以来积弱和贫穷,使得中国人对于自身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不安和困惑。据许寿裳回忆,鲁迅先生早年在东京弘文书院学习的时候“喜欢看哲学文学的书,他对我常常谈到三个相联的问题:什么是理想的人性?中国的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这可见当时他的思想已经超出于常人”。这里鲁迅先生的三个问题,其实就是现代中国一直贯穿的“国民性”批判的核心,也是现代中国对于我们自己的反思意识的最为关键的部分。它们从负面理解“
3、中国性格”的局限,是“现代”中国改变自身命运的核心意识。③“国民性”批判是“中国性格”的具体起点。鲁迅先生的小说所尖锐批评的麻木、苟活等等“性格”弱点和时时被我们自己诟病的诸如随地吐痰、大声喧哗这样的生活细节都变成了需要改造的“国民性”的一部分。当时人们认为,正是这种“国民性”从“内部”导致了中国的积弱和落后,也导致了中国的贫穷和屈辱。然而与此相伴,中国的“现代性”在对于“具体”的“中国性格”以“国民性批判”方式加以否定的同时,也通过对于“民族精神”的召唤和肯定来树立“中国性格”在“抽象”方面的力量。如最
4、深切地批判中国的“国民性”的鲁迅先生本人就对于“中国的脊梁”加以肯定,对于中国精神加以弘扬。在否定“国民性”的种种表现的同时,却异常坚定地肯定中国人的“抽象”的力量。而这种对“抽象”的肯定其实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存在的理由和依据,这种精神也是中国人从远古生存到今天的价值所在,高三语文第11页共8页也是中国走向富强和繁荣的历史和现实的依据,更是中国必然崛起的历史的要求。④因此,我们对于“中国性格’的认识在整个中国现代历史上就有了两个方面。“抽象”和“具体”的两面性正是我们对“中国性格”思考的关键。甲,我们无
5、法建构自己在世界上生存和发展的理由;乙,我们又没有对于“落后”的认识和觉醒的依据。如陈凯歌《黄土地》里两个群体性的场景似乎就是这种“肯定”和“否定”的结合。让人感动的“腰鼓’则是中国人的“抽象”的生存力量和精神的展现;而“求雨”则是“具体”的愚昧和落后的表现。⑤然而在今天,“新新中国”的崛起,中国告别贫困和积弱的过程已经在要求我们超越这种对于“国民性”的否定,而是寻找自己的新的性格。今天我们会惊异地发现,正是由于现代以来对“具体”的否定,我们丢掉了如此多的具体的文化传承。而这些文化对于我们的文化身份来说是
6、异常重要的。我们开始认识到,许许多多我们认为是中国“国民性”弱点的问题,其实是人性本身的局限,也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条件相关联,而不是中国文化的“特殊性”的问题。因此,我们通过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的寻找来发现和充实“中国性格”。今天无论是读经、祭祀还是恢复传统节日等等,都是我们对于具体的“中国性格”寻找的一部分。正是这些具体的事物才赋予了我们“性格”。如奥运会开幕式的那些具体而微的中国符号都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表现。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再仅仅对于“民族精神”进行“抽象”的肯定,而是以更加开阔的历史视野和更加全球化的
7、意识,来对于我们自己加以自觉地审视。因为,今天的中国已经具有了更多的力量。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新的全球化中的关键性的“位置”,有更多的自觉性来赋予自己新的开放的性格。⑥“中国性格”的这些新的发展,其实就是三十年来我们对于“中国梦”的追求超越了我们“国民性”的限定的结果,是中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开始重新建构的巨大的可能性。“新新中国”中国梦的伟大旅程正在为我们创造新的“中国性格”。这个“中国性格”正像鲁迅先生在1908年时所期望的那样:“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
8、立新宗。”(摘自张颐武博客2009.3,有删改)1.(2分)文章第①段中加点的“前提和条件”具体指的是。2.(2分)结合第③段中的划线句,请写出鲁迅笔下具有这样性格特征的一个文学形象及作品:(人名)出自(篇名)。3.(2分)结合文意,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文中第④段的甲、乙两处。甲:乙:①没有对“抽象”的否定②没有对“抽象”的肯定③没有对“具体”的否定④没有对“具体”的肯定高三语文第11页共8页1.(3分)下列对第④段划线句理解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