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土壤中铅超标的处理措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下面是一些对排铅有作用的食物,可以协助排铅.牛奶:它所含的蛋白质成分,能与体内的铅结合成一种可溶性的化合物,从而阻止人体对铅的吸收.建议您每天喝上1~2杯牛奶.虾皮:每100克虾皮中含钙量高达2克.最新研究表明增加膳食钙的摄入量除了对儿童骨质发育有益外,还能降低胃肠道对铅的吸收和骨铅的蓄积,可有效减少儿童对铅的吸收,降低铅的毒性.对于接触低浓度铅的儿童,膳食中增加钙的摄入量可有效降低铅的吸收.海带:海带具有解毒排铅功效,可促进体内铅的排泄.大蒜:大蒜中的某些有机成分能结合铅,具有化解铅毒的作用.蔬菜:油菜,卷心菜,苦瓜等蔬
2、菜中的维生素C与铅结合,会生成难溶于水且无毒的盐类,随粪便排出体外.一般情况下植物性食物的铅含量高于动物性的,且以根茎类的含铅量最高.水果:猕猴桃,枣,柑等所含的果胶物质,可使肠道中的铅沉淀,从而减少机体对铅的吸收.酸奶:可刺激肠蠕动减少铅吸收,并增加排泄.因为在你排铅时如果不改善卫生习惯和饮食,你又可能吸收到铅,使铅又一次偏高,所以排铅工作一定要持续下去,建议半年去医院做一次血铅检测.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法、化学修复法和植物修复法等。通俗地讲,前两种都是通过在土壤中添加一些药剂以改变重金属的化学属性,从
3、而达到降低毒性、改善污染的目的。植物修复中的植物萃取技术则是利用植物对重金属物质进行富集萃取,可以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总量,因此是目前国际上比较经济、绿色、低能耗的先进修复技术。 在环境修复领域有个概念叫超富集植物,就是对重金属具有超常吸收和富集能力的特殊植物,堪称“土壤清洁工”。它可以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和富集分散在土壤中的重金属。例如蜈蚣草就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砷的超富集植物,它对砷的吸收能力比普通植物高20万倍。这种植物的发现,对于国际植物修复领域的工程应用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国内植物修复技术的一个重要开端。 相比较
4、其他修复方法,植物修复法投资和维护成本低,修复过程接近自然生态,不易产生二次污染。同时,在修复过程中还可以进行经济作物生产。传统的办法修复一亩农田要花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而植物修复只需要几千元。不过,这种修复技术对于某些重金属还存在周期相对较长的缺陷,一般至少需要3-5年。因此,我们尝试在不中断农业生产的情况下,将超富集植物与有经济价值的农作物进行间作,修复效果不错,农民也易于接受。 问:我们了解到您的团队已经在国内部分地区建立了示范基地进行推广,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答:我们于2001年在湖南郴州建立了国际上
5、第一个砷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基地,并相继在广西河池和云南个旧建立了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修复技术示范基地。 郴州示范基地主要通过蜈蚣草进行修复,经过6年的努力,示范基地土壤中砷含量已由超标2-4倍降到安全范围,目前已交付给农民耕作。2005年,我们又在广西河池市的环江县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采用了蜈蚣草与桑叶或甘蔗、苎麻等经济作物间作的模式,使得污染土壤在得到稳步修复的同时,农民也有较好的经济收入。 云南个旧是闻名世界的锡都,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有近20万亩矿区土地需要进行复垦和修复。2005年9月,我们建立云锡矿区污染土地
6、植物修复技术示范基地后,开发出了经济适用的产业化技术,目前治理修复的面积已达到100亩。此外,我们还在北京等地进行了推广应用,并计划在其他地区试验推广。 重金属污染防治依然任重道远 问:植物修复技术能否广泛推广?在推广过程中还有哪些困难? 答:植物修复技术的关键是寻找能够大量去除目标污染物并且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超富集植物。就目前发现的砷超富集植物而言,其自然分布多集中在我国淮河以南,而在淮河以北则很少发现。其次,目前发现的超富集植物都是一些野生植物,其种苗的繁育存在技术难度,而大规模繁育种苗就更加困难。因此,种苗的繁
7、育供应是植物修复领域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几年的研究,我们解决了蜈蚣草种苗繁育的技术难题,一般先在大棚大规模繁殖种苗,然后再移植到需要修复的污染土壤中去。 问:有消息称,环保部将在今年6月底前编制完成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并报国务院批准实施。同时,还将制定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实施考核办法。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答:从1987年以来,我一直从事重金属研究工作,也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因此,在这方面,我们一直在积极推动配合做一些工作。我们团队从1987年就开始做关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和修复的课题,专门从事重金属污染调查、
8、健康风险评估和修复治理工作。“十五”、“十一五”以来,在科技部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下,我们先后组织国内30多个单位开展了20多项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方面的重点课题,积累了一批资料、技术和工程经验,这些都可以作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规划的依据。 此外,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