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干涉教学设计

光的干涉教学设计

ID:12013671

大小:1.11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光的干涉教学设计_第1页
光的干涉教学设计_第2页
光的干涉教学设计_第3页
光的干涉教学设计_第4页
光的干涉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光的干涉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光的干涉》教案【课题】光的干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对象】高三年级学生【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四章第4节【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光的属性之一——光的干涉。光的干涉属于近代物理知识,是学生进一步探究光的本性的基础。同时通过建立相位和周期的联系,光程差和相位差的联系,可以培养学生将物理问题数学化,从数学公式中了解物理含义的能力。2.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观察光的干涉现象。知道产生干涉现象的条件。3.教材内容安排本节从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入手,介绍光的干涉现象,利用双缝干涉现象,介绍光的干涉的特征,然后将光的干涉与机械

2、波的干涉进行类比,介绍光产生干涉的条件和光产生干涉明条纹与暗条纹的公式,并将此公式应用于双缝干涉,得出双缝干涉现象中相邻明(或暗)条纹之间的距离公式。最后呼应节首,利用光的干涉知识,分析肥皂泡彩色条纹的成因。4.教材的特点第一、注重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和连贯。通过与机械波的干涉的类比,总结光产生干涉的条件及产生明暗条纹的条件。第二、培养学生将物理问题数学化的能力。第三、重视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中寻找物理规律的兴趣。5.对教材的处理光的干涉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可以通过与学生常见的机械波的干涉现象进行比较与分析,加深学生理解。本节中的“

3、光程差”往往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可以通过与“光的传播路程”作比较,利用相位差的概念,将两者联系起来加以说明。通过学生讨论后提出问题,并结合双缝干涉实验、薄膜干涉实验,将抽象问题可视化,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的兴趣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观察演示实验及动手操作具有极大的兴趣。2.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过光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机械波的干涉的相关知识。学生在生活中缺乏对光的干涉现象的直观经验,但是具有对水波、声波等机械波干涉的经验与理论。学生对于“光程差”不易理解,但对“光的传播路程”和相位差有一定

4、的理解。3.学生的认知特点高三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构建新知识框架的能力,可以从已感知的机械波干涉现象与规律延伸至待认定的光是波的推想。高三学生已有一定的物理学科方法,如观察与分析实验,假说方法,从现象中归纳规律等。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节中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找出其解决方法,以理解光的干涉的条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干涉及特点。(2)知道光产生干涉的条件。(3)会分析薄膜上的干涉条纹及其特点。1.过程与方法(1)通过光的干涉与机械波的干涉的比较,学会比较分析的方法。(2)通过对光的干涉条件的数学表达式的理解

5、,学会将物理问题数学化,寻求数学问题的物理意义的方法。(3)培养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利用光的干涉公式分析薄膜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关心生活中的问题,并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光的干涉及特点,知道光产生干涉的条件。2.教学难点理解“光程差”的概念,用波动理论解释光产生明暗条纹的原理。【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组织形式新课程提倡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本节课采用讨论交流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与学生动手实验相结合,贯穿探究的思想

6、,让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科学的乐趣与经历。2.教学方法(1)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光的干涉特点、光产生干涉的条件等中心问题各抒己见,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2)探究法教师创设出情景,由学生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中于一或两个问题进行共同讨论。然后通过一系列观察、测量、比较、分析等活动,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资料,形成一个假说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对问题形成一个合理的解释,得出结论或规律。探究法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和科学的真实,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研究必要的探究能力,掌握科学的

7、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3)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双缝干涉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光的干涉现象的感性认识。3.学法指导“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教法的实质是学法,教学过程实质上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设计实质是学生学习方法的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体验、情感体验以及道德体验决定着教学的最终结果。首先,通过一个薄膜干涉的实验引起学生兴趣,并介绍“微粒说”与“波动说”的交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接着,通过演示双缝干涉实验,引导学生讨论光的干涉现象和条件,解决本节的重点。

8、再通过教师与学生交流讨论光的干涉条纹特征,用波动理论解释明暗条纹形成的原理。然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