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历史学考研招生专业目录

华中科技大学历史学考研招生专业目录

ID:11939128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5

华中科技大学历史学考研招生专业目录_第1页
华中科技大学历史学考研招生专业目录_第2页
华中科技大学历史学考研招生专业目录_第3页
华中科技大学历史学考研招生专业目录_第4页
资源描述:

《华中科技大学历史学考研招生专业目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华中科技大学历史学考研招生专业目录华中科技大学招收历史学硕士研究生,2013年退出统考改为自主命题,专业课考试科目为636中国古代史,学校公布了历史学考试大纲。以后延续自主命题考试,华中科技大学考试范围较少,但题目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历史研究所060200中国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③636中国古代史(201、202、203选一)01宋史02国学03中国社会文化史04魏晋南北朝史05史学理论与史学史06中国政治文化史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2、中国古代史》考试大纲科目名称:中国古代史代码:636  一、先秦史:  原始社会:中国文明的起源,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渡。  夏商时期奴隶社会的确立与发展:夏朝和商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分封制度,宗法制度,井田制度,西周的衰亡,西周的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大国争霸及其统一趋势,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战国时期的变法,中央集权制政体的初步形成,春秋战国异彩纷呈的文化。  二、秦汉史:  秦统一封建帝国的建立和崩溃:秦朝

3、统一的历史意义,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秦朝短命而亡。4/4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西汉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经济发展的成果,西汉与周边民族的关系,西汉中外关系的特点,王莽改制,农民起义,西汉时期的文化成就。东汉豪族地主的经济和政治:东汉政治和经济的特点,中外关系的特点,黄巾起义,东汉文化。  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三国政局及其特色,西晋的政治和经济,十六国以及南北对立,门阀政治,淝水之战,南朝更替及其经济发展,北魏统一北方,魏孝文帝改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以及

4、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大势。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隋朝统一,政治和经济的整顿和改革,隋朝的文化,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唐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荣:贞观之治与唐朝盛世,安史之乱,均田制,两税法,南方经济的发展,唐朝后期政治――宦官专权,党争,藩镇割据,唐朝边疆各族,唐朝中外关系,黄巢大起义,唐朝文化及其魅力。五代十国和契丹的崛起。  四、宋元史:  五代十国、宋、辽、夏、金时期各族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五代十国,周世宗改革,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北宋变法和改革,北宋后期政治及北宋灭亡,宋朝经

5、济制度及成就,辽夏金的崛起及其与宋朝的关系,宋朝农民起义的特点,南宋与金朝的和战,南宋的政局,十至十三世纪的中外关系及文化成果。  元朝的大统一:蒙古的兴起,元朝政治特色,对元朝经济的估价,红巾军起义,元朝文化。  五、明清史:  明朝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明朝政治特色,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历程,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特色,张居正改革,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明朝边疆地区概况,明朝中外关系,明朝末年农民起义,明朝文化。4/4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清军入关及其抗清斗争,清朝专制统治,康雍乾盛世

6、,清朝经济特色,清朝各民族的反清起义,清朝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及冲突,清朝文化成就。扣我(大写):壹叁贰肆叁零肆捌久久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历史学科创建于2001年初,经过数年发展,已形成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学术群体。历史学科现有教师12人,教辅人员1人,11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1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2人。另本学科拥有兼职教授3人,外籍客座教授1人。在职教师中,1人为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为湖北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2人为湖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生指导教师罗家祥教授曾获选2005~

7、2006年度中美富布莱特学者,并应邀赴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进行学术交流;刘金华博士曾应邀赴香港浸会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历史研究所现拥有国学学科博士点和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根据学校长远发展战略,历史学科发挥所有指导教师的专业特长,招收国学、宋史、中国社会文化史、魏晋南北朝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等方向学术学位的硕士研究生。罗家祥教授同时招收中国古代史专业宋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宋史、国学、中国古代史方向学术带头人罗家祥教授,现为我校国学研究院院长、历史所所长,除担任本校博士生导师外,还兼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

8、师。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两宋政治史和学术文化史研究,先后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王氏新学与宋代社会》、《从新学到理论—11世纪后半至13世纪初年宋学主流的嬗递》、《两宋学术嬗递与政治变迁》等研究课题,曾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1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