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全国卷二答案解析

2015高考语文全国卷二答案解析

ID:11915544

大小:117.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7-14

2015高考语文全国卷二答案解析_第1页
2015高考语文全国卷二答案解析_第2页
2015高考语文全国卷二答案解析_第3页
2015高考语文全国卷二答案解析_第4页
2015高考语文全国卷二答案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高考语文全国卷二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2卷试题简析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一、(1)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以上第一自然段,共1个句子,写20世纪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二、(1)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2)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

2、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3)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4)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以上第二自然段,共4个句子,讲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三、(1)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2)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3)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

3、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4)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5)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以上是第三自然段,共5个句子,写艺术文本对接受者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

4、二次创作。)四、(1)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2)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3)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4)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

5、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以上是第四自然段,共4个句子,写文本与接受呈现出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朝文本的本义靠拢或对文本的误读、创造。)五、(1)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2)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3)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4)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

6、向实践的品格。(5)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6)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以上是第5自然段,共6个句子,讲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段落句数内容一1写20世纪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二4讲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三5写艺术文本对接受者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四4写文本与接受呈现出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朝文本的本义靠拢或对文本的误读

7、、创造。五6讲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错误。见1.1,原文是“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而不是“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正确。见2.1“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

8、完成。”)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正确。见2.2“而从接受美学的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