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914719
大小:97.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7-14
《计划生育三为主三结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计划生育“三为主”和“三结合”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道路,其核心内容可以集中概括为:在既要抓紧又要抓好根本指导方针指引下,坚持“三不变”,落实“三为主”,推广“三结合”,实现“两个转变”,达到“一个目标”。坚持“三不变”,即坚持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变,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和既定的人口控制目标不变;落实“三为主”,即计划生育工作要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和经常性工作为主;推广“三结合”,即把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实现“两个转变”,就是计划生育工作在工作思路上和工作方法上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单纯
2、的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综合治理人口问题转变,由以社会制约为主向利益导向与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工作机制转变;达到“一个目标”,即达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实现计划生育工作的良性循环,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符合中国的国情。凡是坚持走这条道路,按上述基本经验认真去做的地方,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坚持“三不变”,落实“三为主”,推广“三结合”,实现“两个转变”,达到“一个目标”,是相互的有机整体。坚持“三不变”,是计划生育工作持续稳定地发
3、展的根本保证;落实“三为主”,是计划生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工作方针;推广“三结合”,是计划生育工作在新形势下前进的必由之路;实现“两个转变”,是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的主要标志和发展趋势;达到“一个目标”,是计划生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这条道路的丰富内涵,才能在工作实践中深刻地把握全局、科学决策、综合施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为主”与“三结合”是多年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丰富实践和基本经验的结晶,是广大计划生育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在计划生育历史活动中的创造,是走有中国特色解决人口问题道路的必然结果。“三为主”与“三结合”,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历史过程,已经被
4、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党政领导干部、计划生育工作者和人民群众所认识、所接受,变成指导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变成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自觉行动。因此,回顾和研究“三为主”与“三结合”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以概括和总结,对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和本质,统一思想认识,正确地开展宣传和指导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综述的意义也在于此。一、关于“三为主”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如何处理宣传教育与行政措施、避孕与孕后补救、经常性工作与突击活动的关系,是自70年代以来全国普遍推行计划生育时遇到的基本问题。以
5、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三为主”方针的提出和实践,反映了对计划生育工作内在规律的认识,提高了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水平,为广泛深入地发展计划生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计划生育工作“三为主”方针的形成1.“三为主”方针的概念表述。1982年8月16日,《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纪要》指出:“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经常工作为主,避孕为主。”1983年5月,在全国计划生育工作荣成现场会上,国家计生委将荣成县“三为主”的经验概括为:宣传教育与经济限制,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节育与人工流产,以避孕节育为主;经常工作与突击活动,以经常工作为主。1984年9月,国
6、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在《走中国式的计划生育工作道路》(健康报计划生育版)一文中指出:我们已经有了许多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经验,山东省荣成县总结的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工作为主的“三为主”经验,都是行之有效的。1991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中指出:要继续贯彻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工作为主的方针,逐步实现经常化、科学化、制度化。2.“三为主”提出的历史背景。从50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避孕和节制生育以来,60年代开始在一些地区如上海、江苏等地试点,70年代开始在全国推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为了遏制人口过快增长
7、的势头,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全国各地出现了大抓计划生育工作的局面。全党动员,大造舆论,宣传群众,派出大批基层干部和医务人员,帮助育龄夫妇落实节育措施,同时各地制定了一些对计划外生育进行限制和处罚的规定。这一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声势大、力度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对人们头脑里传统的生育观念和生育习俗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对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中国人口过快增长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应该承认,当时不少地方比较多地运用严厉的行政和经济的手段,往往采取孕后补救的办法,习惯于搞突击活动,而宣传教育不深入,经常性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