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筑艺术赏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CO2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关键词:节能能源节约资源回归自然节能能源 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节约资源 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
2、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1 绿色建筑的概念与内涵绿色建筑的概念有不同表述,但其基本内涵是表示人、建筑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即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条件和技术手段创造良好、健康居住环境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过度使用和破坏,维持生态环境和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动态平衡[1]。在建筑规划设计方面,绿色建筑体现在室内布局设计方面应十分合理,充分利用阳光和自然通风,最大限度地节省
3、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和亲近自然、和谐、舒适的良好生活感受。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材料),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 绿色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低碳经济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轻对高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4、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开发以及追求绿色GDP的增长。其核心问题是绿色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重新规划,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是“低碳经济”提出的现实背景。全球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碳能源使用总量的急剧增加,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逐已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许多科学家所证实。在2007年12月的印尼巴厘岛联合国
5、气候变化大会上,确定了各成员国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举行谈判的决议,并制订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成员国中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在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向世界承诺,我国未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将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节能减排措施,并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力增加森林碳汇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着下降;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
6、加4000×104hm2,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108m3[3]。2009年12月全球气候变化峰会在哥本哈根召开,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言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3]。1990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
7、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1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于2010年3月25日在纽约总部发布了《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人口司司长兹洛特尼克在发布会上说:“中国在过去30年中的城市化速度极快,超过了其他国家。”报告指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80年的19%跃升至2010年的47%,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59%[3]。为此,应该大力推进建设低碳城市,加快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