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907164
大小:970.0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8-07-14
《2009年高考命题预测及名师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 2009年命题预测及名师指导从考纲看高考语文的复习重点北京市特级教师 刚刚面世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2009年版)》(以下简称考纲)共分为五个部分:一、考试性质;二、考试能力要求;三、考试内容;四、考试形式;五、题型示例。该考纲五个部分的文字表述与2008年版的语文考纲的文字表述相对照,一字变化皆无。以考纲作为高考试题命制的依据,这说明"传统高考语文"试题的命制要体现2008年试题的特点,保持试题的稳定性。 鉴于考纲并无任何变化的特点,在备考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扣紧
2、考纲中的四十个考点,逐一训练到位但是,又不可以平均使用时间,应针对近两年来学生的测试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重点做好如下五个方面的复习: 一、古代诗词鉴赏 考纲规定"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古代诗词"表达技巧"的鉴赏是目前学生备考中的薄弱环节。教师应将诗词鉴赏中的"表达技巧"分解为古代诗词鉴赏中的抒情手法和描写手法两大类。然后应把每一大类再细分小类,抒情手法分为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寓情于事)、情景交融。描写手法分为细节描写、白描、象征、虚实
3、结合、烘托、动静结合等。这部分的复习备考要做得细致具体才行。 二、文言语句翻译 考纲规定"翻译文中的句子",对这类试题考生往往自我感觉良好,但失分颇多。为此,考生应注意以下九点: 1.翻译文段或句子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注意所译文段或句子中的实词的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3.遇到文言特殊句式要调整; 4.要补出文言语句中的省略成分; 5.要懂得一点文化常识; 6.要了解修辞现象; 7.不必翻译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和专有名词; 8.删去只起语法作用而无实在意义的结构助词和语
4、气词; 9.古今词义相同,但由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所以应该用双音节词翻译单音节词。 复习时,在上述注意事项的基础上,配合以试题,加强训练,方可见功效。 三、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 考纲规定"能理解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考纲的"题型示例"中刊登了曾经检测过的三篇文章,即《植物睡眠之谜》《沙尘暴》《铜奔马正名》,扣紧考点,仔细研究三篇文章及文后所设的试题,会发现学生阅读这两类文章时欠缺的是"形式逻辑"常识,而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对形式逻辑常识只字未提,致使学生解答自然科学类
5、文章、社会科学类文章试题时感到模糊茫然。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从形式逻辑角度解读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文章,应该先说清概念,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什么是概念的外延;再说清判断,什么是判断的质,什么是判断的量,什么是判断的模态;最后说清推理要遵守规则,并要合乎情理。做了上述必要的铺垫之后,学生阅读这两类文章的能力会有一定的提高。 四、散文阅读 考纲规定"能阅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文学作品",考纲的"题型示例"中刊登了曾经检测过的两篇散文,即《报秋》《绵绵土》。散文阅读的主观性试题历来是考生答题时深
6、感困难之处,可以说散文阅读主观性试题分值高、判分严,考生丢分多。为此,备考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研究四种题型。 依据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研究"词语理解型"试题;依据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研究"句子理解型"试题;依据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即表达技巧)",研究"表现手法题型"试题;依据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研究"主旨理解题型"试题。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2.从近几年来看,考生丢
7、分最多的是"表现手法题型"。因此,教师要扣紧考点,做具体的解读。 表现手法包括四个方面: 1.表达方式,散文涉及表达方式之中的叙述、描写与抒情; 2.写作方法,如类比、烘托、反衬、抑扬、象征、白描、寓庄于谐等; 3.布局谋篇,可以检测文章整体的布局谋篇,也可以检测文章局部的布局谋篇; 4.修辞方法。考纲的文字表述概括性极强,高三师生备考时必须将每个考点具体化。 五、作文 2008年高考语文共十八道作文题,其中命题作文八道,材料作文八道,话题作文两道。于是有人得出结论,"命题作文"和"
8、材料作文"平分秋色,"话题作文"即将谢幕。这一结论的前一句话是对的,后一句话不妥。考纲"题型示例"共列十一道作文题,其中话题作文五道,命题作文三道,材料作文三道。由此看来,考生在备考作文时,还是应该关注三种作文题型,"话题作文"仍然没有过时,不可忽视。命题作文,要训练学生审题时抓住题眼,即抓住题目中能显示文章思想意义和情感倾向的关键性词语。要培养学生对词语式标题、短语式标题和句子式标题的审题能力。 材料作文,要在训练写作的过程中反复提示学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