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门源县土壤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门源县土壤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通过对门源县几个乡镇农村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以及对农民农业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施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指出门源县农民在农田土壤实际施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更好地促进门源县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壤施肥;存在问题;对策;青海门源 通过门源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对门源县浩门镇、西滩乡、北山乡、泉口镇等乡镇部分农户的土壤进行测土化验,分别对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钾、有机质及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和分析,得出门源县田地土壤中氮、磷
2、、钾、有机质及微量元素不平衡。同时,经过对这几个乡镇农民的施肥情况进行询问,并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当前门源县农民的文化程度、施肥技术水平、施肥方法、施肥量与作物产量的影响,对肥料性能与用量的了解程度,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了解程度,施肥投入量与作物产出比值等情况。根据门源县土壤肥力的现状和当地农民对土壤的实际施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土壤施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农民文化程度低,农业技术知识欠缺,缺乏必要的培训 通过调查发现,82%的农民只有小学文化程度,12%的农民只
3、有初中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4%。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参加过县、乡或以其他任何形式举办的关于农业技术方面的培训,缺乏对化肥的性能及氮磷钾等成分对土壤作用的深入了解;其施肥方法主要来自有经验的其他农民的传授、自己在农业生产中的摸索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介绍的部分施肥方法,掌握的比较片面,不够完善。总之,门源县农民文化程度低、农业技术知识欠缺、农业生产水平低,是制约他们掌握科学的土壤施肥、影响农作物产量、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2施肥盲目性大,施肥结构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 调查结果表明,目
4、前多数农民只重视氮、磷、钾常量元素肥料的施用,而忽视钙、镁、锌、硼等微量元素的施用;在施肥中对土壤养分估计不足,施肥不合理,使有些养分使用过多造成浪费,甚至造成作物中毒,而另一些养分又明显不足。同时,由于偏施氮肥,磷、钾肥的施用量明显不足,氮、磷、钾施用比例失调。这与农民施肥的盲目性、习惯性有关,他们长期少施或不施磷肥、钾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而造成土壤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不平衡。虽然肥料的投入量明显增加,但是肥料对农产品的增产效果不明显,有时还会出现作物倒伏等影响增产的现象。这些都是因为农民不清
5、楚自己土地的土壤肥力状况,不知道施用多少肥料才是最佳的施肥量,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施肥方法才是最科学的施肥方法。于是出现施肥方法不科学、施肥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最后导致虽然化肥施入量明显增加,但是农产品增产效果不明显,甚至出现施肥越多、农产品产量反而降低、农产品品质差的现象。另外,调查还发现,只有极少数农民了解或知道正在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还没有真正在全县广泛推行开来。 1.3有机肥储存量少,不注重利用3 调查发现,农民把有机肥对农作物的增产效果还是持肯定态度。但是,通过对
6、有机质化验数据结果分析,门源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施用有机肥的量仍然远远不足。究其原因,一是有机肥储存量过少,不注重有机肥的收集、加工和利用;二是农民对有机肥的理解仅考虑“农家粪”,很少理解秸秆、沼液等形式的有机肥,造成这些有机肥的利用率过低,从而影响了有机肥的来源渠道。农田面积大的农民把不多的农家粪施用在菜园子里或施用在就近的田地里,或者施用在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上,而道路交通不便、产量低的地块则很少施用有机肥,只是施用单一的化肥,尤其是尿素施用量过多。由于过量尿素中的缩二脲等有毒物质会使土壤中的微
7、生物及蚯蚓等有益生物逐渐减少,影响肥料的转化利用,长年累月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作物的产量逐年较低,还进一步加速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流失,最终使土壤板结,丧失耕种价值。此外,在农村大部分的秸秆被焚烧,直接或间接还田的很少,污染现象严峻且秸秆的利用率很低。 1.4施肥不合理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通过问卷调查,多数农民不了解、甚至不知道不合理的施肥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从而使施肥引起的环境污染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过量施用化肥,或者偏施某一种化肥;不重视有机肥和无机肥的合理搭配;或者将田地里的排水沟直接引入
8、流水中,均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对土壤、水体、大气的环境污染。 2对策 2.1加强农民农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其农业技术水平 根据门源县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低下、农业技术缺乏的现状,应不断加强对农民农业技术方面的培训和指导。进行不定期地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现场会、农业科技下乡、农业先进技术观摩等方式的培训。通过培训,让农民深入了解农业科技方面的详细知识,包括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农作物田间管理、肥料种类与数量的选择、施肥方法以及气候条件等众多因素对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促进农民对当地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