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895015
大小:5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4
《民族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民族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学习提示】民族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是各民族文学现象的两种表现形态。民间文学先于作家文学产生,是作家文学的源头和母体,具有通俗易懂、口头性强、直接贴近人民大众生活,同生产劳动和歌舞、祭祀、婚嫁习俗、岁时节令等民间文化浑融为一体的有别于作家文学的鲜明特点。民间文学哺育了各族作家的成长,给作家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养料;文人、作家对于保存、丰富、提高民族民间文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习本章,应结合文学发展的历史和作家创作实践情况,认识民族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前者对后者的“乳娘”意义。第一节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民间文学与作
2、家文学共同处在民族文化的统一体中,彼此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间文学由劳动大众用口语化的语言进行创作,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民间文学起始于歌舞、宗教、原始艺术浑融于一体的原始文化。这是作家文学产生之前唯一的具有全民性的文学。由于社会的发展,逐步出现了社会分工、阶级分化,有一部分人,如政治首领、宗教祭师脱离了生产劳动,并掌握了文字。特殊阶层的出现为文人文学的产生奠定了社会基础,进而出现了有“俗”、“雅”之别的文学艺术。民间文学,特别是鸿篇巨制式的作品,是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比作家文学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民间文
3、学是各民族民间文化的结晶,是民间宗教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的重要载体,也是民间口头艺术表现手法的总汇,由此决定了民间文学是作家文学的母体,是作家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的历史地位。自古以来,民间文学对作家的成长,输入了源源不断的营养乳汁,哺育着作家文学的健康发展。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原型和多姿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民间的散文体作品,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等,在有史记载以前已经产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出现的志怪小说的源头。后又经唐代传奇和宋代话本的促进作用,逐步过渡到明清章回小说。这一过程,民间文学自始至终对作家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大部分作品来自民间,是韵文体作家文学的源头。我国诗歌史上的著名诗人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人,都在创作过程中,吸取了民间文学的丰富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综观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文体嬗递的过程,不难发现任何文体的孕育、创造都是同民间文化、同劳动人民的创作紧密相连的。许多文体都是以民间文学的形态在民间广为传承,不登大雅之堂,为一般文人所不屑于创作和欣赏,但却以其通俗易懂、符合广大民众审美趣味的特点,广为人民所接受,渐渐形成一种文艺欣赏的风尚,进而影响作家的文学创作。如诗歌中的文人五言诗,到东汉才出现,班固、张衡、秦嘉、蔡邕、郦炎
5、、赵壹等人是较早的五言诗作者。其实,早在四言诗盛行的时代,五言诗已在民间萌芽。《诗经》中的《行露》、《北山》等已有半章或全章是五言形式。春秋末期,楚国民歌《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是独立成篇的五言诗的雏形。汉武帝时代,五言体歌谣被采入乐府,成为乐府歌辞,逐渐以其成熟的艺术技巧,引起文人的注意和爱好,并开始模仿,这便是文人五言诗的来源。其他体裁如词、曲、小说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亦大体如此。鲁迅对文学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曾作了精辟的概括,并进一步阐明了文人把民间的艺术样式进行改造和损害的现象,使刚健、清新的艺术风格变得华丽、柔靡;反映
6、社会生活的广泛性,日益变得狭小而肤浅,限制在歌功颂德、嘲风弄月的题材上,断绝了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他说: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己有,越做越难懂,弄得变成僵石,他们就又去取一样,又来慢慢的绞死它。譬如《楚辞》罢,《离骚》虽有方言,倒不难懂,到了扬雄,就特地“古奥”,令人莫名其妙,这就离断气不远矣。《致姚克》,《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9页。 民间文学同作家文学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的实现,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审美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一般地说,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7、,出现全面的交流和融合,就为民间文学影响作家文学提供了切入点。中国文学史上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虽然不甚准确、全面,因为宋诗、清诗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这一说毕竟揭示了文体从民间起源,而且同某一封建王朝的盛衰有着某种对应关系的特点。正如郭沫若所论述的:一朝一代的统治者失掉了自己的统治权的时候,一朝一代的庙堂文艺也就随之而下台。新朝新代的统治者由民间起来,带来了民间的东西,文艺也就焕然呈现出一番新气象。但等这人民文艺一登上了大雅之堂的时候,它又走上新的死亡之路,结果又僵死下去。《沫若文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