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部分病症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部分病症推拿治疗

ID:11889656

大小:327.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4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部分病症推拿治疗_第1页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部分病症推拿治疗_第2页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部分病症推拿治疗_第3页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部分病症推拿治疗_第4页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部分病症推拿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部分病症推拿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推拿常用穴位第一节头颈部穴位1、攒竹(天门)【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操作】医者用两拇指桡侧或指腹自眉心向额上交替直推,称为“开天门”,又称“推攒竹”。【作用】发汗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主治】主治风寒感冒、发热无汗、头痛、惊惕不安、精神萎靡等病症。【临床应用】开天门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外感内伤均宜。临床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无汗等症,多与推太阳、推坎宫等合用;若惊惕不安,烦燥不宁,多与清肝经清天河水等并用。对体弱汗出较多、佝偻病患儿应慎用。2、坎宫(眉宫)【位置】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

2、横线。【操作】医者先以两拇指端分别轻按鱼腰一下,再自眉头起向眉梢作分推,称推坎宫或推眉弓。【次数】30~50次。【作用】发汗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主治】外感发热,头痛无汗,目赤痛,惊风等症。【临床应用】推坎宫能发汗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多与推攒竹、揉太阳等合用。若用于治疗目赤痛、惊风,常配合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等。亦可推后用捏挤法、掐按法,以增强疗效,掐按法一般只掐按眉头及眉中间。3、太阳【位置】眉后凹陷处。【操作】医者用中指或拇指桡侧揉该穴,称揉太阳或运太阳。向眼前方向揉为

3、补,向耳后方向揉为泻。以两拇指桡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次数】直推、运各约30次,揉30~50次。【作用】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主治】感冒发热、有汗无汗头疼、目赤痛、近视、惊风等病症。【临床应用】推揉太阳能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若外感表实症用泻法;外感表虚、内伤头痛用补法。推太阳主要用于外感发热。4、耳后高骨【位置】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操作】医者用两拇指端或中指端揉之,称揉耳后高骨,或用掐拿、运法等。【次数】拿、掐各3~5次。【作用】发汗解表、镇静安神。【主治】感冒,头痛,惊风,痰

4、涎,烦躁不安等症。【临床应用】揉耳后高骨能疏风解表,治感冒头痛,多与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亦能安神除烦,治神昏、烦躁不安、惊风等症。目前,此手法亦作为治疗早期面瘫的一种方法。5、天柱骨【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操作】医者用一手食、中指并拢,用指腹由上而下直推,称推天柱骨;或用酒盅、汤匙边蘸水自上向下刮,称刮天柱,刮至皮下轻度瘀血即可。【次数】推100~500次。【作用】降逆止呕、祛风散寒。【主治】呕吐恶心、外感发热、颈项僵痛、后头痛、惊风、咽痛等症。20【临床应用】推、刮天柱骨能降逆止呕,祛风散

5、寒。主要用于治疗呕吐,恶心,外感发热,项强等症。治疗呕恶可单用本法或与横纹推向板门,揉中脘等合用;治疗外感发热,颈项强痛等症多与拿风池、掐揉二扇门等合用;刮法可治暑热发痧等症。6、囟门【位置】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骨陷中。【操作】医者以两手扶患儿头部,两拇指自前发际向上交替推至囟门,再自囟门向两旁分推,称推囟门,若囟门未闭合时,仅推至边缘。拇指端轻揉本穴,称揉囟门。【作用】镇惊安神、通窍。【主治】主治头痛、惊风、鼻塞、烦躁、神昏、衄血等症。【临床应用】推、揉囟门能镇惊安神通窍,用于头痛、惊风、头晕、目眩、烦躁、

6、衄血等症。操作时手法宜轻,不可用力按压。囟门也可用于保健,摩囟门能预防感冒。7、山根【位置】两目内眦之中,鼻梁上低洼处。【操作】医者一手扶患儿头部,用另一手拇指甲掐之,称为掐山根。【次数】掐3~5次。【作用】开窍、醒目、定神。【主治】惊风、抽搐等症。【临床应用】掐山根能开窍、醒目、定神,对惊风、抽搐等症常与掐人中、掐老龙等合用。本穴除治病外,还可用于望诊以诊断疾病。如山根脉络青色为惊为痛,蓝色为喘为咳,赤灰一团为赤白痢疾,青黑之纹为病久,或缠绵难愈之疾。8、牙关(颊车)【位置】耳垂下1寸,下颌骨陷中。【操作】医者以

7、两手中指端按、揉之,称为按牙关,揉牙关。【次数】揉30~50次,按10~20次。【作用】疏风、开窍、止痛。【主治】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牙痛、颊肿等。【临床应用】牙痛、牙关紧闭主要用按牙关;口眼歪斜、颊肿主要用揉牙关。第二节胸腹部穴位1、乳旁【位置】乳头外侧旁开0.2寸。【操作】医者以两手四指扶患儿之两胁,再以两拇指于穴位上揉之,称为揉乳旁。【作用】理气、化痰、止咳。【主治】胸闷、咳嗽、痰鸣、呕吐。【临床应用】揉乳旁配合揉乳根,能加强理气化痰止嗽的作用,方法为以中指和食指同时按于两穴上揉之。治疗呕吐可配合横纹推向板门

8、、清胃经等。2、乳根【位置】乳头直下0.2寸,平第五肋间隙。【操作】医者用两手食指或中指端揉,称揉乳根。【次数】揉50~100次。【作用】宣肺理气、化痰止咳。【主治】咳喘、胸闷、痰鸣等。20【临床应用】临床治疗咳喘、胸闷、痰鸣时时常与揉乳旁、推揉膻中等合用。3、腹【位置】在腹部。【操作】患儿取仰卧或坐位,医者用两拇指端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