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883433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4
《《核反应堆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核反应堆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5507401课程名称:核反应堆理论英文名称:NuclearReactorPhysics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40讲课学时:40学 分:2.5适用对象:适用于四年制本科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核电站集控运行方向)先修课程:原子核物理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核反应堆理论》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核电站集控运行方向)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讲述的是中子核反应的基础理论和分析计算方法,讲述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子与原子核的作用、中子慢化与扩散、核反应堆临界理论、反应性控
2、制等。《核反应堆理论》课程主要讲授核反应堆的基础理论知识,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核反应堆工程领域或相关工作的基础知识。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核反应堆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核裂变过程和链式裂变反应。2.掌握中子慢化和中子扩散过程中的规律和相关知识。3.掌握均匀反应堆的临界理论知识。4.掌握反应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温度效应以及反应性的控制。5.掌握核反应堆的缓发中子的作用。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核反应堆的核物理基础本章主要介绍学习本课程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定性的讨论实现
3、自续链式裂变反应的条件和热中子反应堆内的中子循环过程。熟悉:中子和原子核的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中子截面、中子通量密度、核反应率等重要物理概念。理解:中子截面和核反应率,核裂变过程和链式裂变反应等。了解:共振吸收,多普勒效应。第二章中子慢化和慢化能谱本章主要讲述中子在慢化过程中的规律和相关知识,首先讨论了中子弹性散射漫画过程,然后讨论无限介质内中子慢化能谱和慢化过程中的共振吸收,最后介绍热中子反应堆内的近似能谱。熟悉:中子的弹性散射过程;理解:热中子能谱及其在反应堆内能谱的近似分布与热中子的平均截面。
4、了解:无限均匀介质中子的慢化能谱,均匀介质中的共振吸收。第三章中子扩散理论本章主要讲述中子在扩散过程中的规律和相关知识,是后续各章的大部分理论基础。熟悉:单能中子扩散方程的建立,扩散长度,慢化长度和徙动长度与能量相关的中子扩散方程和分群扩散理论,扩散-年龄近似等。了解:非增殖介质内中子扩散方程的解,反照率。第四章均匀反应堆的临近理论本章介绍均匀反应堆的临界理论,主要研究由燃料和慢化剂组成的有限均匀介质内的中子扩散问题。首先讨论了最简单的没有反射层的均匀裸堆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有反射层反应堆的单群扩
5、散理论,最后介绍了中子通量密度分布不均匀系数和功率分布展平的概念。熟悉:均匀裸堆临界的单群理论,有反射层的反应堆的单群扩散理论。理解:中子通量密度分布不均匀系数和功率分布展平的概念。*第五章分群扩散理论本章主要介绍了分群扩散理论。首先建立起与能量相关的中子扩散方程,然后介绍分群方法。熟悉:多群中子扩散方程的建立。理解:双群模型。了解:群常数的计算方法,多群扩散方程的数值求解。*第六章栅格的非均匀效应与均匀化群常数的计算本章主要讨论了栅格的非均匀效应以及非均匀栅格均匀化群常数的计算。熟悉:栅格的非均匀
6、效应,栅格均匀化处理。了解:栅格均匀化群常数的计算,燃料组件内均匀化通量密度分布及少群常数的计算,共振区群常数的计算,栅格几何参数的选择。第七章反应性随时间的变化本章主要讲述反应堆的反应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主要内容为:核燃料同位素成分的变化和燃耗;裂变产物同位素的生成与消耗;反应堆启动和停堆后氙中毒和钐中毒随时间的变化;反应性随时间的变化;堆芯寿期、燃耗深度以及核燃料的转换和循环等问题。熟悉:燃料中重同位素成分随时间的变化,裂变产物中毒,反应性随时间的变化与燃耗深度,核燃料的转换与增殖等。理解:燃耗
7、深度的计算。了解:氙震荡。第八章温度效应与反应性控制本章主要讲反应堆的温度效应和反应性控制,本章首先定性的讨论温度效应和反应性温度系数,然后介绍反应性控制的任务和方式,最后分析了目前压水堆常用的三种控制方式——控制棒控制、可燃毒物控制和化学补偿控制。熟悉:反应性温度系数,反应性控制的任务和方式。理解:其他反应性系数,控制棒控制,可燃毒物控制,化学补偿控制。了解:温度系数的计算,控制棒价值的计算,可燃毒物的布置及其对反应性的影响。第九章核反应堆动力学本章主要介绍核反应堆的点堆动力学知识熟悉:缓发中子的
8、作用,反应堆周期的概念。理解:反应堆周期的计算。了解:点堆中子动力学方程及阶跃扰动时点堆模型动态方程的解,点堆动力学方程的近似解法及数值解法。*第十章核燃料管理简介本章简介核电厂反应堆燃料管理基本知识。熟悉:核燃料管理中的基本物理量及核燃料管理的主要任务。理解:多循环和单循环核燃料管理。了解:堆芯换料设计的优化。四、实践环节无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外习题(包括自测题)不应少于40题。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结合的方式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