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14年度校级精品课程评选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2014年度校级精品课程评选工作的通知

ID:11847293

大小:230.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7-14

关于开展2014年度校级精品课程评选工作的通知_第1页
关于开展2014年度校级精品课程评选工作的通知_第2页
关于开展2014年度校级精品课程评选工作的通知_第3页
关于开展2014年度校级精品课程评选工作的通知_第4页
关于开展2014年度校级精品课程评选工作的通知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开展2014年度校级精品课程评选工作的通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开展2014年度校级、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评选工作的通知各学院、各部门:为了响应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号召,落实我校教学工作规划,进一步推进本科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育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根据《内蒙古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校发[2005]30号)和《关于做好2014年度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和重点建设专业等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内教高函﹝2014﹞43号)文件精神,学校决定开展2014年度校级精品课程评选工作。希望各学院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申报、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1.申报课程必须是开设的本科课程,

2、原则上要求是在本校连续开设3年以上的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条件好的选修课也可申报。2.课程主讲教师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职称,并为我校专职教师,且近三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两轮,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3.一名课程负责人只能担任一门自治区精品课程的负责人。4.课程支撑网页应提供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和3位主讲教师各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录像必须按照“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见附件1)制作,能够反映教师风范以及该教学单元的实际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二、申报名额本年度全校计划评选2

3、0门精品课程。本科课程采用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作为分类体系,同时增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类课程。三、评选程序教务处设“精品课程评选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学科,负责组织校教学委员会专家依据《内蒙古师范大学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见附件2)进行校级精品课程的评审。评审过程分三个阶段,即:资格审查,网上教学资源评审及评审会评审,公示期。公示期内如无异议,由学校授予“校级精品课程”荣誉称号,并向全校公布。学校将在2005-2014年度校级精品课程中择优推荐参加2014年度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评选。四、申报材料、时间1.为方便各单

4、位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自治区精品课程,本次校级精品课程评审直接填写《2014年度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申报表》(见附件3),此表链接在课程支撑网页中,不需报送纸质申报表。2.《2014年申报校级精品课程汇总表》(见附件4)一份。3.课程支撑网页制作内容包括:申报表、课程负责人情况、教师队伍情况、课程描述、教学大纲、授课教案、讲课录像、实践指导、作业习题、参考文献目录、网络教学(课件)、教学条件、自我评价、学生培养、建设规划及在线提问等16个部分。4.各精品课程申报人不需要制作网页,将电子文档及课程录像直接上传至平台,具体事宜可与各学院网络教学管理员联系,教务处管理员:于国伟、侯

5、欣舒,联系电话:4392517。各教学单位务必于6月20日前先将《申报校级精品课程汇总表》报教务处教学科,由教学科根据各学院报送的课程汇总表录入系统后,各课程申报人于6月21日——6月27日期间登录“信息门户”左侧点击进入“网络教学平台”,进入自己申报的精品课程中,将课程支撑网页内容制作完成。五、其他1.为了择优推荐校级精品课程参加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评审,2005-2013年度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具有教授职称)如要申报2014年度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必须于6月20日前以书面形式向“精品课程评选办公室”提出申请。2.学校及各教学单位根据《内蒙古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进行运

6、行管理和经费管理。3.学校对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的课程,在教学成果奖、品牌专业评选时优先考虑。4.网络信息中心承担精品课程建设技术保障和网络运行维护等工作,保证申报课程支撑网站的正常运转,确保评审专家查看课程相关内容。特此通知附件:1.《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2.《内蒙古师范大学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3.《2014年度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申报表》4.《2014年申报校级精品课程汇总表》2014年6月17日附件1: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根据《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关于国家精品课程“需在网上提供不少于50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的规定,参考教育部《现代远程

7、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简介)V1.0版》,制定本技术标准。本标准包括音、视频素材采集和录像上网共享的基本技术要求,从资源开发的角度,定义了各类资源应符合的技术要求,所有国家精品课程上网教学录像的开发、制作均应以此为标准执行。 1.录像环境(即讲课教室)光线充足、安静,教师衣着整洁,讲话清晰,板书清楚。2.音频素材采集的技术要求要 求属 性数字化音频的采样频率不低于11KHZM量化位数大于为8位M声道数为双声道O存储格式为WAV、MP3、MIDI或流式音频格式M数字化音频采用WAV格式为主O用于欣赏的音乐为MP3格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