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ID:1184359

大小:439.1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08

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_第1页
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_第2页
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_第3页
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_第4页
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0卷第12期地理科学进展Vol.30,No.122011年12月PROGRESSINGEOGRAPHYDec.,2011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1,21,234刘彦随,龙花楼,张小林,乔家君(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3.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46;4.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475004)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科的简要发展历程,分析了本学科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在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决策实践中的应用。

2、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一步讨论了适应新时期国家战略需求的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创新研究的主要任务和科学命题。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为研究成果、新方法与新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其中新近研究成果主要包括:①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综合研究;②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整治;③新农村建设综合研究;④区域农业与乡村发展研究;⑤研究成果的系统化与国际化。关键词:农业地理;乡村地理;乡村发展;学科发展;中国1引言关系、农村城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深入分析了农[11]村工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密切关系,揭示了中国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

3、着可持续发展成为全市化与非农就业水平之间的偏差呈逐步缩小的基[12]球战略,可持续农业逐步成为农业和农村发展领域本规律。的重要前沿课题[1]。地理学以其独特的综合性、区近些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和一些[13]域性优势,在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研究中发挥着典型案例的剖析,进一步加强农业地理与乡村发重要的作用[2]。提出了面向经济全球化的中国农业展研究的综合性、前瞻性与系统性,日益受到国内发展方向、目标及对策建议[3],梳理了区域农业和农地理同行的重视。特别是围绕乡村发展转型、区域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4],深化了区域农业可持农业、粮食安全、新农村建设、

4、乡村沟域经济、扶贫续发展模式的应用研究[5]。针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开发、农村土地整治等战略主题,地理学界逐步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一核心目标,地理学者现出一大批热衷于该领域基础理论、方法及典型类深入研究了农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型区域研究的中青年学者及相关研究机构,大大推模式,通过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及潜力分析,进了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科的纵深发展。[6]开展了农业类型划分与区划,提出各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地域模式[7],深入探讨了农业产业化过程中2近年研究进展规模经营、经济合作组织模式,农业地域类型和地[8]2.1研究成果区农业优势产业确定的

5、理论与方法。随着中国改(1)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综合研究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妥善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随着“三农”问题的凸显,围绕农业现代化、农化,成为实现农村转型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地理村社区化、服务社会化的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综合研学者从综合区位分析的视角,提出中国农村工业发[9]究得以深化。以乡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为主线的展的型式,以及在全国省级尺度对农村工业化演[10]乡村经济、社会、地理综合研究得到加强,重视探讨进规律及发展差异进行模拟分析,提出了实现农[14]乡村空间结构模式及其规律性,以及乡村地域系村工业化的不同途径与模式。此外,还对中国城乡收稿日期:201

6、1-10;修订日期:2011-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30748,4117114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304)。作者简介:刘彦随(1965-),男,陕西绥德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和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10部。E-mail:liuys@igsnrr.ac.cn1498-1505页30卷12期刘彦随等: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1499[15]统的功能多元化。伴随着乡村发展转型及机制学科与部门较多,研究范围较

7、广,研究成果丰富。转变,以农村生产发展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和以改人文地理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念、类型、模式、机[30][31]善人居环境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受到密切关制、途径等几个方面。例如,鲁奇、刘彦随较系[16]注。研究的视角同时延伸到农村生态环境保统地甄别了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理念与内涵、机制与[17][18][19]护、农户自主发展、农区经济类型、农户经济类型、模式与途径。在成因上,学者们侧重从综合[20][21][22]组织、沟域经济模式、村落文化景观等关乎农要素分析入手,研究指出制约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因村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素主要来自城乡土地利用、农

8、村贫困、区域差异和[32](2)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