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

ID:1183797

大小:490.53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11-08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_第1页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_第2页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_第3页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_第4页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云发〔2015〕14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2015年7月20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汇聚全省上下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坚决打好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我省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如下意见。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当前,全省扶贫开发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时期。各—1—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把握工作要求、

2、明确目标任务,以决战决胜的勇气和钉钉子的精神全力抓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一)深化认识。消除贫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重要思想,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对我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我省推进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做到工作目标刚性、计划实施刚

3、性、政策措施刚性、考核问责刚性,脱贫困、促跨越、奔小康,兑现决不让贫困地区、兄弟民族、贫困群众掉队落伍的庄严承诺。(二)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核心,以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结合为路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新时期扶贫开发“63686”行动计划,在今后6年,—2—紧扣脱贫、摘帽、增收3个主要目标,聚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4、等重点区域,瞄准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推动产业扶持、安居建设、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能力素质提升、金融支持6个到村到户,实施基础设施改善、特色产业培育、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移民新村建设、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整乡整村整体推进、人口较少民族整族帮扶、生态建设8大工程,健全投入增长、项目资金整合使用管理、“三位一体”大扶贫、考核退出激励约束、“挂包帮”驻村帮扶、信息化动态管理6项体制机制保障,确保全省贫困人口2020年如期脱贫、贫困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主要目标。按照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县为单位分年度制定

5、到村到户扶贫攻坚计划,确保到2020年实现脱贫、摘帽、增收3个主要目标。脱贫,即全省574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消除绝对贫困;摘帽,即分期分批实现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76个贫困乡、4277个贫困村出列;增收,即确保贫困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20年达到10000元以上。二、瞄准贫困对象,大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必须因村施策、因户施法,依托整村推进,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推动精准扶贫6个到村到户,实现贫困户有增收的产—3—业、有安居的房屋、有发展的基础、有

6、基本的保障、有致富的技能、有资金的支持。(一)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对有劳动能力、通过生产发展可以实现脱贫的贫困村、贫困户,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力度,大力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产业规划覆盖全部贫困村、贫困户,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2个产业发展项目,有条件的贫困户至少参与1个增收项目,“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扎实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开展,确保全省贫困地区人均有1亩以上高产稳产农田或特色经济林果。推动农旅、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挥旅游业对扶贫增收的带动作用。每个贫困村都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条件的贫困户至少参与1个

7、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贫困村、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更加紧密,贫困户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参与度、受益度不断提高,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旅游业成为贫困户增收致富的稳定渠道。(二)安居建设到村到户。2015—2019年,平均每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50万户左右,完成250万户左右整体性(D级)危房改造,优先完成105万户贫困户危房改造,逐步消除贫困村无房户、危房户。五保户集中安置、集中供养,无建房自筹能力的特困户住房问题分批分类得到解决。有条件的地区,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居工程与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向中小城镇集聚

8、或在—4—规划区域内集中居住。2016年完成西盟、孟连两县边境民族特困地区农村安居工程。(三)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实现全部贫困村通沥青(水泥)路、村庄内道路硬化率达到85%以上,实现行政村通班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