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医学类课程标准.

《病理学》医学类课程标准.

ID:11800319

大小:8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4

《病理学》医学类课程标准._第1页
《病理学》医学类课程标准._第2页
《病理学》医学类课程标准._第3页
《病理学》医学类课程标准._第4页
《病理学》医学类课程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理学》医学类课程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病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1.课程定位《病理学》为医学主干必修课程,它运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患病机体的形态、机能和代谢的改变,并探索其内在联系及结局,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防治及护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病理学》既与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必须以它们的知识作为基础来认识疾病时的形态、机能和代谢的变化;并为《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母婴及青少年护理学》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今后参加临床护理、防治工作及执业资格

2、考试打下必要的基础。2.课程设计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尽力适应专业培养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胆地提出并实施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设想,在保证理论教学“必需、够用及实用”的前提下,淡化学科界限,使理论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专业后续课程需求。依据我校高职护理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我们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知识内容有机整合,适当减少了一些与岗位需求关系不大的纯粹病理形态变化(特别是显微镜和电镜下的病变描述)的内容,适当增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临床案例分析,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的改革从理论到实践的突破,符合专业的培养

3、要求。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掌握本课程总论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病变特点;本课程各论中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常见病理过程。⑵熟悉本课程总论中各种基本病变的病因及转归;本课程各论中常见疾病的病因。⑶了解各种病变及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2.能力目标:⑴能够运用本课程知识描述和分析常见疾病的病因及病变特点。⑵能够运用本课程知识解释和判断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⑶能够将本课程知识运用于临床常见疾病的护理与防治之中。3.素质目标⑴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⑵培养学生具备积极、乐观的品格、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意识。⑶尊重

4、、关心和爱护病人,体现人文关怀,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三、课程内容标准章节学习目标课程内容第1章1.知识目标1.理论教学内容9绪论⑴掌握《病理学》的概念。⑵熟悉《病理学》内容和任务及在医学中的地位、研究与观察方法。2.能力目标能够认识到《病理学》的地位和作用及和本专业的联系。3.素质目标学习《病理学》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对立统一的方法认识疾病,用运动、发展的观点看待疾病,具体病变具体分析。⑴《病理学》及其任务。⑵《病理学》的内容。⑶《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⑷《病理学》的研究方法。⑸学习《病理学》的指导思想与方法。第2章细

5、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1.知识目标⑴掌握肥大、增生、萎缩、化生的概念,细胞水肿、脂肪沉积、玻璃样变性的常见病变部位,坏死的概念、类型、形态特点及转归,肉芽组织组成、功能。⑵熟悉再生的概念及组织再生能力,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及类型。⑶了解损伤的原因、机制及主要过程。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较熟练掌握本章内容中基本病变特点,能够分析这些病变的因果关系。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对常见疾病共性病变特点的临床思维,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及护患沟通水平,并应用于工作和学习中。1.理论教学内容⑴细胞、组织的适应:肥大,增生,萎缩,化生。⑵细胞、组织的损伤:可逆性损伤,不可逆性损伤。

6、⑶损伤的修复:再生,纤维性修复,创伤愈合。2.实践教学内容⑴大体标本观察。⑵切片标本观察。⑶多媒体演示。9第3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知识目标⑴掌握血栓形成的定义、血栓形成的条件、血栓的形态、类型、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栓塞的定义、栓子运行途径,血栓栓塞形态特点、后果和对机体的影响,梗死的定义、类型,贫血性梗死(心、肾、脑、脾)和出血性梗死(肺、肠)的原因、形成条件。⑵熟悉充血的定义、类型;动脉性充血的原因、形态和后果;静脉性充血的原因和后果。了解血栓形成的机理、形成过程;血栓与死后血凝块的区别。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较熟练掌握本章内容中基本病变特点,能够分析

7、这些病变的因果关系。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对常见疾病共性病变特点的临床思维,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及护患沟通水平,并应用于工作和学习中。1.理论教学内容⑴充血和淤血:充血,淤血。⑵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血栓形成的过程及形态,血栓的结局,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⑶栓塞:栓子运行途径,栓塞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⑷梗死:梗死的原因,梗死的病变及类型,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2.实践教学内容⑴大体标本观察。⑵切片标本观察。⑶多媒体演示。第4章炎症1.知识目标⑴掌握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和增生),组织学类型及特点。⑵熟悉炎症的概念,急性炎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8、,炎症的临床表现,炎症临床类型,炎症介质的类型和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