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历史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精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二)

2011版历史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精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二)

ID:11791619

大小:68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4

2011版历史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精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二)_第1页
2011版历史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精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二)_第2页
2011版历史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精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二)_第3页
2011版历史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精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二)_第4页
2011版历史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精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版历史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精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三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精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高考目标定位】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点搜索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①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表现②新中国的社会生活新风尚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①铁路与公路的发展演变②水运与航空的发展③通讯工具的变迁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大众传媒的发展①报刊业的发展②影视事业的发展②互联网的发展与影响【基础知识梳理】一、近代以来人们的物质

2、生活及社会习俗变迁的表现(1)近代:①服饰:鸦片战争后,西服开始传入中国;“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0世纪30年代服装五花八门。②饮食: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开始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③建筑:鸦片战争后西式住宅开始出现在沿海和内地的大城市;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④社会习俗: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变传统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大城市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⑤

3、农村落后、封闭,传统风俗习惯坚如磐石(2)现代:①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物质生活:衣着朴素,食物比较简单,城市住房总体看比较拥挤。中国人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社会习俗:从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②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服装颜色五彩缤纷,款式多样化,到1987年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实施“菜篮子工程”、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科苑创想旗下网站.·求知网·www.woqz.com·邮箱:g@woqz.com第13页;社会风俗: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方式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

4、社会风尚在逐渐形成2.影响变迁的因素(1)近代:鸦片战争后,西方民主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政府政策的影响;先进中国人的主动吸取;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2)现代:政治运动和对外关系的影响;中共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改革开放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3.变迁的特点:与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始终保持着民族本色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交通工具:(1)表现:①铁路: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淞沪铁路,不久被拆除;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奠

5、定: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了宝成、兰新等铁路;20世纪90年代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加快铁路建设;到“九五”期末,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新中国成立后机车改造方面有很大进展②公路: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随后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中国;民国时期虽修建一些公路,但公路交通发展仍受到很大限制;新中国成立后,公路交通获得较快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比较密集的公路网。③水运:鸦片战争后,轮船进入中国,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

6、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④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精进航线开通,中国航空业拉开序幕;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后,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民航大国。(2)影响: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2.通讯工具:(1)表现:19世纪70年代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起第一个电报机房;随后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

7、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了全国电讯网络;改革开放后,电讯事业快速发展(2)影响:使信息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苑创想旗下网站.·求知网·www.woqz.com·邮箱:g@woqz.com第13页三、大众传媒的变迁1.报刊业:近代报刊逐渐走向繁荣,成为近代先进中国人宣传进步思想,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重要工具。如维新派的《时务报》、革命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