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我颇有感触。在当下的教育界,“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一个经常被论及的命题,生活世界俨然成了教育理论中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更在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发扬。一时间,“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教育走入生活世界”、“教育贴近生活世界”、“教育要走近人的生活世界”、教育要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等命题在教育领域大量出现,形成了一片繁荣
2、景象。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
3、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把生活世界看作与人有关的一切活动的总和,即人的现实生活。而人的现实生活是一个无所不包的范畴,它涵盖了人的一切活动:物质的和精神的、日常的和非日常的、个人的和公共的,等等。按照这种理解,生活世界不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政治、经济等有人参与的、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都是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 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
4、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更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讨论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问题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教育学科体系中的许多概念需要重新认识和把握,诸多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亟待解决。教育是教师和
5、学生的共同活动,它不仅具有工具价值、手段价值,还具有生存价值、目的意义,但以往研究往往较少关注教师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先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 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
6、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察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而《陶行知教育名篇》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这条学习之路中走得更远,让我们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导下,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