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769993
大小:3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3
《2014白山教师招聘考试-音乐教师必知的名词解释(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公吉林事业单位网1、节拍乐曲中周期性出现的节奏序列。2、主调音(tonickeynote)调式的中心音称为"主调音"。3、主调音乐(homophony)复调音乐及单调音乐的对称。多声部音乐的一种。以一个声部作旋律(曲调)进行,其余声部居于和声衬托的地位。4、半音音阶(chromaticscale)相邻二音的间距为"半音",谓之"半音音阶"。5、全音音阶(whole-tonesacale)相邻二音的间距皆为全音,谓之"全音音阶"。6、华彩段(cadenza)插于乐曲尾处的辉煌的即兴演奏段落。由独奏者即兴展示其演奏技巧。作曲家与演奏家常为他人的作品写定华彩段。7、声部(p
2、art,voice)指重唱、合唱、重奏、合奏乐曲中同时进行的各旋律线。如弦乐四重奏有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个声部;混声合唱有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声部。8、转调(modulation)乐曲在进行中变换调性。转调是重要的作曲手法之一。简单的转调常在近关系之间相转。9、拍子(beat)小节的单位时值。小节的拍子结构以拍子记号(timesignayure)表示。10、和声(harmony)不同高度的乐音同时发声,谓之和声。和声学的研究对象为:和弦的结构、和弦的连续法则、和弦在乐曲上功能属性、和声学是作曲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11、和弦(chord)
3、和声的结构单位。在自然音阶的和声体系中,和弦由音阶上各音连续三度叠置而成。三音叠置,即成三和弦,由C、E、G三音组成;其属七和弦,由G、B、D、F四音组成。吉林分校:长春市朝阳区辽宁路2338号中公教育大厦(圣豪对面)事业单位微信号:jlsydwoffcn中公吉林事业单位网12、变和弦(alteredchord,Chromayticchord)和弦的组成音中有不属于同调性的音出现,谓之变和弦。变和弦常作为转调的准备。13、单调音乐(monophony)单旋律的音乐。复调音乐及主调音乐的对称。即不附带任何对位声部、衬托句及伴奏等,只有一条单纯的旋律线。古代音乐及大多数民歌
4、,都是单调音乐。@2014白山市事业编教师招聘14、单调音乐(polyphony)单调音乐及主调音乐的对称。由两个以上各自独立而又根据和声法则同时进行的声部组成的音乐。其性质与"对位音乐"(counterpoint)基本相同。15、复对位(compoundcounterpoint)凡对位音乐的各声部可以高低易位者,统称为复对位。复对位按声部数量可分为二重对位、三重对位、四重对位等。16、音调(idiom)某一时代、民族、地区、流派、作曲家特有的音乐风格。如言某民族或某的民歌音调。17、美声唱法(belcanto)声乐表演风格之一。十八世纪流行于意大利。演唱者追求音质的优
5、美、自然与歌唱表演的华丽、辉煌,而忽视词意和感情等的表达。以运用美声唱法著称的作曲家有贝里尼、多尼采蒂、罗西尼等人。他们所作的歌剧常称为"美声歌剧"。18、配器(orchestration)作曲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指器乐合奏曲中各种乐器的配合。其内容要点为各类乐器性能、各类乐器的音色对比与配合效果、乐曲原音响统一效果。配器除用于初始写作之外,亦常用于现成乐曲配器,如将钢琴曲、重奏曲等,改编为管弦乐曲。19、调式(mode)据以构成乐曲的基础音列。其中一音为中心音,其余各音与该中心音具有依存关系。调式的中心音称为"主调音"。以主调音的音高表示调式,谓之"调性"。乐曲之构成而
6、无一定的调性基础者,谓之"无调性";同时以两种调性为基础者,谓之"多重调性"。20、旋律(melody)不同高低与不同时值的音前后相连,即成旋律。旋律的要素一为音高,二为节奏。较原始的音乐公有旋律,甚至仅有节奏。现代音乐也有只求和声与配器等的新奇效果而忽略旋律的。21、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吉林分校:长春市朝阳区辽宁路2338号中公教育大厦(圣豪对面)事业单位微信号:jlsydwoffcn中公吉林事业单位网(1)曲调旋律、节奏、拍子、速度;(2)调、和声;(3)力度。22、音乐的分类(一)音乐按声部和声部状况可分为:单声部音乐、复调音乐、主调音乐。(二)音乐按照性质分可分为
7、:纯音乐、标题音乐、轻音乐、爵士音乐。23、乐音体系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24、调号变化记号若使用在整首曲子中,使这首曲子中的每逢指定的音都要升或降,那这時候这个变化记号就被称之为调号。更多信息请查看:吉林教师考试网吉林分校:长春市朝阳区辽宁路2338号中公教育大厦(圣豪对面)事业单位微信号:jlsydwoffcn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