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体质因何而降

国民体质因何而降

ID:1176233

大小:75.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7-11-08

国民体质因何而降_第1页
国民体质因何而降_第2页
国民体质因何而降_第3页
国民体质因何而降_第4页
国民体质因何而降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民体质因何而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民体质因何而降仅8%中国初中生课外参与体育活动,而在日本,这一比例为65.4%导语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竞技体育大国。但很少人知道,中国也是世界上国民肥胖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国民亚健康率名列前茅的国家。其实,对普通人而言,体育不应该是竞技比赛的同义词,其最重要的功能莫过于帮助我们成为优秀的公民。然而,除了提供围观素材,长久以来,体育甚至并未让我们变得更加健康。一。“见跌不见涨”的国民体质10年来中国人体质持续走下坡,青少年肥胖率猛增近50%通常来说,“国民体质”指的是一国国民在心肺耐力、力量耐力、柔韧性和体成分(脂肪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均值。中国自1990来进行了数次大规模国民体

2、质监测,最近几次检测分别发表于2001年、2006年和今年年初。发表于2006年的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国民体质总体比2000年略有提高,但包括肺活量、握力等身体机能综合指数比2000年下降9.65%,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综合指数也降低了0.86%。而据最新公布的体质检测报告,中国青少年体质再次出现下降,例如,中国青少年肥胖率比10年前增长近50%,城市里有1/4男学生被列为“超重”;近视率则从10年前的20%增加到当前的31%。[详细1]中国青少年“高身材、低体质”,身高优势渐输日本医学专家钟南山曾指出,“高身材、低体质”已经成为对中国青少年的典型描述。一份刊登在国家体育总

3、局网站上的“中日韩三国青少年体质对比”报告称,近20年来,虽然中国青少年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却持续下降。但政协委员蒋效愚做的一组中日学生体质体能对比却表明,中国学生可能在“身材”上的优势也逐渐丧失了:2000年,中国学生身高、体重和日本同龄学生相比,除17岁女高中生高于日本外,其余都低于日本;2005年,仅14岁、17岁两个年龄段的女生身高高于日本学生,其余依然低于日本水平。[详细2]随着生活水准提高,肥胖越来越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一大问题。中国1.6亿人患高血压,超重等“慢病”上升速度越来越快国务院曾发表过的一组调查数据

4、(发布于2007年)显示,中国约有1.6亿人患有高血压(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1.6亿人有高血脂,数千万糖尿病病人,据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官员指出,这些“慢病”(即包括膳食不合理和体重超重等非传染性疾病)等上升的速度还非常快,公众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也非常之低。除此以外,跟大洋对岸的美国类似,超重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慢病后备力量”:中国人超重者与肥胖者比例高达1:4,这意味着每5个人中,就有4个人随时可能成为“肥胖人口”。20年中国人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仅5.1岁,远低于日本此外,一组被媒体广泛引用的数据更指出,中国人7成处于亚健康状态、1亿人有不同程度的精神

5、障碍,每个人平均一年得4次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成为三大“死亡病”。在平均寿命这一“硬性指标”上,中国人人均预期寿命增长的速度,也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据世界银行最新出炉数据,1990年到2008年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了5.1年至目前的73.1岁,增速比其他巴西、埃及、埃萨尔比亚甚至苏丹等国都要低,更远落后于世界第一的日本人(男性79.5岁、女性86.4岁)。[详细3]多年以来,日本人作为世界上国民最健康、最长寿的记录依然难被打破。二。国民是否健康,与全民体育发达与否有关国民体质下降,可能由环境、社会发展和个人选择等多重因素所致。但从长远来看,国民体质如何与全民体育的

6、发展程度不无关系,跟人们对待体育的观念、个人参与体育运动的条件、以及体育在国民教育中所处的位置也息息相关。原因一:人均体育支出不足600元,买运动服等实物消费占大头虽然经济发展飞速,中国人在体育消费上未免显得有些“小气”。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曾公布对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城乡居民中,72.7%的人有过体育消费,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593元。但若从消费结构上看,多达91%的人将钱花在购买运动服装上,其他依次为购买体育器材、订阅体育报刊和购买体育图书等实物消费。据民间组织的估计,若按纯粹用于锻炼上体育消费,中国人均体育消费可能只在3

7、美元上下。比亚洲(12美元)和世界年人均体育消费(36美元)都要低。[详细4]中国休闲体育消费增长迅速,但买运动衫仍是中国人最常见的体育支出。原因二:人均体育设施占有率低,约59%体育场馆为不对外开放然而,中国人之所以在体育消费上很“吝啬”,并不一定完全是个人原因──从硬件上看,中国全民体育发展本来就“先天不足”。虽然全国举办过大型运动会的城市并不算少,但中国人人均拥有体育馆的数字依然很低。据2008年的统计数字,中国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仅6.58个(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1.03平方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