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760675
大小:9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3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评报告 - 欢迎访问安徽科技学院主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评报告一、专业概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始创于2002年,是一个新型、跨学科专业。主要培养IT领域中电子和通信交叉学科应用型人才。专业分为三个培养方向:应用电子;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数字图像处理。其中数字图像处理是该专业主要培养方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工学院重点发展的专业之一。专业于2003年首届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为460多人(含07级新生)。首届毕业生已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其中7人考取南京航空航天等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就业率96%。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8名。其中副教授2名,讲师5
2、名;博士1名,硕士7名。外聘教师11名,全部为副高以上职称。专业办学能力不断加强,教学水平稳步提高。几年来,不断总结办学经验,制定和完善了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教师的职称和学历结构逐年提升。现有专业实验室7个,面积600M2,实验设备430台(套),总值1670多万元。而且大部分设备都是近三年采购的设备,技术含量高,紧跟时代的技术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瞻前性。目前正在筹办创新能力实训实验室,以加大对学生的开放程度和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在积极申报光电研究所,与企业联合,努力做到产、学、研相结合,
3、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学院还在安徽合肥、芜湖、天长等地设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多个。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现主持教育厅课题1项,校引进人才科研课题6项,校自然基金2项,教研课题2项,参编教材1册,获多媒体竞赛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30多篇。二、专业建设情况1.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1.1专业建设教学条件2002年论证、筹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来,学院注重专业教学条件的建设13,反复进行可行性论证,对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进行了研讨,多次修订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设好专业的顶层设
4、计。同时培养、引进、外聘专业课教师,充实该专业师资,目前师生比为1:16。实验室建设和实验设备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原来的普通物理实验室基础上通过增建、扩建,已形成面积为600M2、设备总值1600多万元的专业实验室,完全能够满足电子信息专业教学要求,目前还在筹建一个实训实验室。1.2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课程体系结构合理,能体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学院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1998)为基础,在《安徽科技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导下,以市场和社会需求
5、为导向,结合学院自身的优势,提出培养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系统基础知识,能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领域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把培养规格定位在本科高等工程技术应用人才上。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培养方案上把课程体系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公共基础课,主要进行人文素质、科学素质、通用能力、道德规范等培养,体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第二层次为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从事本专业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以后的不同专业方向的学习,知识面扩展以及个性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层次为工具
6、类课程,主要是为在电子信息领域中从事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提供必要的开发工具。课程设置了DSP、ARM、单片机、CPLD等主要四大开发工具。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第四层次为专业课,也是学生以后从事的专业方向,主要根据目前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社会需求,提出了应用电子;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数字图像处理三大模块,根据反复调研结果和学院实际把数字图像处理作为重点培养模块之一。这四个层次相互联系,组成有机统一整体。2.师资队伍2.1专业负责人刘纯利,男,1962年
7、出生。副教授,工程硕士。2.1.1参加专业建设情况2002年,在工学院统一安排下,参与了申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论证、筹建工作。撰写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主持讨论、制定了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制定了专业教学计划;提出实验室建设方案和发展规划,制定了实验设备采购计划13,参与新购实验设备安装、调试;参与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参与2005年的教学计划的修订;参加部分引进人才的考查,担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分配来的3位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2.1.2教学科研情况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承担过《大学物理》、《模拟电
8、路》、《数字电路》、《电工学》、《电子仪器与测量》、《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学科教学论》等十多门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2002年获院级优秀教学奖。主持《机电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研究》教研课题1项参与北京京视安公司的安防系统项目及产品研制和开发;参与北京大仟公司的医学测量仪项目及产品的开发。以上两项产品都投入了实际使用。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7篇。2.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