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集成电路(压控振荡器)构成的频率调制器

实验九 集成电路(压控振荡器)构成的频率调制器

ID:11751221

大小:97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3

实验九 集成电路(压控振荡器)构成的频率调制器_第1页
实验九 集成电路(压控振荡器)构成的频率调制器_第2页
实验九 集成电路(压控振荡器)构成的频率调制器_第3页
资源描述:

《实验九 集成电路(压控振荡器)构成的频率调制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九集成电路(压控振荡器)构成的频率调制器一、实验目的1.了解压控振荡器和用它构成频率调制的原理。2.掌握集成电路频率调制器的工作原理。二、预习要求1.查阅有关集成电路压控振荡器资料。2.认真阅读指导书,了解566(VCO的单片集成电路)的内部电路及原理。3.搞清566外接元件的作用。三、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频率计3.万用表4.实验板G5四、实验电路说明图9-1为566型单片集成VCO的框图及管脚排列图9-1中幅度鉴别器,其正向触发电平定义为VSP,反向触图9-1566(VCO)的框图及管脚排列发电平定义为VSM,当电容C充电使其电压V7(566管脚⑦对地的电压)上升至VS

2、P,此时幅度鉴别器翻转,输出为高电平,从而使内部的控制电压形成电路的输出电压,该电压V0为高电平;当电容C放电时,其电压V7下降,降至VSP时幅度鉴别器再次翻转,输出为低电平从而使V0也变为低电平,用V0的高、低电平控制S1和S2两开关的闭合与断开。V0为低电平时S1闭合,S2断开,这是I0=I7=0,I0全部给电容C充电,使V7上升。由于I0为恒流源,V7线性斜升,升至VSP时V0跳变为高电平,V0高电平时控制S2的闭合,S1断开,恒流源I0全部流入A支路。即I6=I0,由于该电流转发器的特性,B支路电流I7应等于I6,所以I7=I0,该电流由C放电电流提供,因此V7线性斜降,V

3、7降至VSM时V0跳变为低电平,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下去,I7及V0波形如图9-2。566输出的方波及三角波的载波频率(或称中心频率)可用外加电阻R和外加电容C来确定。f=(V8-V5)/R·C·V8(Hz)其中:R为时基电阻C为时基电容V8是566管脚⑧至地的电压V5是566管脚⑤至地的电压五、实验内容实验电路见图9-3图9-2图9-3566构成的调频器图9-4输入信号电路1.观察R、C1对频率的影响(其中R=R3+RP1)。按图接线,将C1接入566管脚⑦,RP2及C2接至566管脚⑤;接通电源(±5V)。调RP2使V5=3.5V,将频率计接至566管脚③,改变RP1观察方波输出信

4、号频率,记录当R为最大和最小值时的输出频率。当R分别为Rmax和Rmin及C1=2200p时,计算这二种情况下的频率,并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并记录R=Rmin时方波及三角波的输出波形。2.观察输入电压对输出频率的影响。(1)直流电压控制:先调RP1至最大,然后改变RP2调整输入电压,测当V5在2.2V~4.2V变化时输出频率f的变化,V5按0.2V递增。将测得的结果填入表9.1。表9.1V5(V)2.22.42.62.83.03.23.43.63.84.04.2f(KHz)(2)用交流电压控制:仍将R设置为最大,断开⑤脚所接C2、RP2,将图9-4(即:输入信号电

5、路)的输出OUT接至图9-3中566的⑤脚(a)将函数发生器的正弦波调制信号em(输入的调制信号)置为f=5KHz、VP-P=1V,然后接至图9-4电路的IN端。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察输入信号em和566管脚③的调频(FM)方波输出信号,观察并记录当输入信号幅度VP-P和频率fm有微小变化时,输出波形如何变化。注意:输入信号em的VP-P不要大于1.3V。注意:为了更好的用示波器观察频率随电压的变化情况,可适当微调调制信号的频率,即可达到理想的观察效果。(b)调制信号改用方波信号em,使其频率fm=1KHz,VP-P=1V,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并记录em和566管脚③的调频(FM)方波输

6、出信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