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水电站泄洪消能问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水电站泄洪消能问题探究 1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主要由混凝土双曲拱坝、泄水建筑物、水垫塘、二道坝和地下厂房等组成,是一座兼顾发电、航运、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型电站,其平面布置见图1.该水电站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13m,电站装机容量2220MW,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00×108kW·h.大坝校核洪水标准为500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为11300m3/s,经水库调蓄后库水位为2305m,枢纽下泄流量(电站不泄流)为11115m3/s;大坝设计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为9970m3/s,经水库调蓄后库水位为2302m,枢纽下泄流量(含
2、电站)为9850m3/s;大坝正常蓄水位为2[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水电站泄洪消能问题探究 1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主要由混凝土双曲拱坝、泄水建筑物、水垫塘、二道坝和地下厂房等组成,是一座兼顾发电、航运、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型电站,其平面布置见图1.该水电站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13m,电站装机容量2220MW,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00×108kW·h.大坝校核洪水标准为500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为11300m3/s,经水库调蓄后库水位为2305m,枢纽下泄流量(电站不泄流)为11115m3/s;大坝设计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
3、相应洪峰流量为9970m3/s,经水库调蓄后库水位为2302m,枢纽下泄流量(含电站)为9850m3/s;大坝正常蓄水位为2[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302m,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为7.81×108m3.坝址附近为深切峡谷地形,横断面为典型的V型谷,河谷两岸地形对称性较好,坝址区地表基岩广布,第四系覆盖层分布范围小,建坝岩体主要为花岗岩、斜长角闪片岩和混合岩,均为坚硬岩。 枢纽布置方案采用双曲拱坝+坝身泄洪(3个表孔,从左至右依次为#1、#2、#3+4个中孔,从左至右依次为#1、#2、#3、#4)+右岸地下厂房(4台机组)+左岸2条导流洞(图1)
4、。表、中孔按泄洪中心线对称间隔布置,无岸边泄洪设施。 溢流表孔单孔净宽12m,堰顶高程为2286m,表孔孔口尺寸为12m×16m(宽×高),堰面采用WES曲线,堰面曲线方程为y=0.04529x1.85.泄洪中孔采用有压管型式,进口底板高程为2222.00m,顶板高程为2232.65m,进口顶板、侧墙曲线均采用椭圆曲线。顶板曲线方程为x2/92+y2/32=1,侧墙曲线方程x2/3.62+y2/1.22=1,底缘曲线半径为2m的圆弧。中孔洞身段孔宽6m,孔高8m,出口控制断面尺寸为7m×5m(宽×高),中孔出口采用平底型(#2、#3)和上翘型(#1、#4)两种形式,采用挑流
5、消能。其中#2、#3中孔洞长44.1m,整个洞身底板(包括出口)均为2222.00m,出口段平面上孔宽由6m渐扩至7m,洞顶采用1∶6.9的压坡,孔高由8[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m渐缩至5m(出口洞顶高程为2227.00m),出口挑角为0°;#1、#4中孔洞长43.7m,出口底板高程为2226.15m,顶板高程为2230.72m,出口挑角10°。下游消能防冲建筑物为混凝土水垫塘+二道坝。水垫塘采用复式梯形断面,塘底平面尺寸为280m×60m(长×宽),底板高程为2108m,校核工况下水垫塘水深58.8m,水面宽约110m(下游水位2166.80
6、m);二道坝采用混凝土坝,坝顶高程为2152.50m,上游侧坝坡比1∶0.5,下游侧坡比1∶0.3,顶宽5m,底宽40.6m,二道坝顶面上游侧距中孔挑坎水平距离约300m. 该水电站是典型的高水头、窄峡谷、大单宽流量的混凝土双曲拱坝水电站,水舌碰撞、落点及水垫塘底板防冲是需重点解决的问题[1].对此,本文通过整体水工模型试验研究,较好解决了泄洪消能问题,保证了大坝和消能建筑物的安全。 2[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模型 采用水工正态整体模型,按重力相似准则建模[2].根据试验任务和要求,结合试验场地和模型规模,取模型几何比尺为1∶100.模拟
7、范围包括大坝、泄水建筑物(含表孔和中孔)、消能防冲建筑物(含水垫塘)和电站建筑物(含进、出口),上游水库河道模拟长度为800m,下游河道模拟长度为1800m.根据水垫塘底板高程2108.00m,并考虑测压管和压力传感器安装要求,确定大厅地坪高程为2050.00m;根据模型最高洪水位(上游2305.00m,下游2167.00m)和富裕超高,确定上、下游导墙顶高程分别为2330.00、2190.00m.模型全长约30m,最大宽度6m,上游高2.8m,下游高1.4m,见图2. 3结果与分析 3.1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