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轮足结合机器人结题报告

仿生轮足结合机器人结题报告

ID:11719886

大小:210.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3

仿生轮足结合机器人结题报告_第1页
仿生轮足结合机器人结题报告_第2页
仿生轮足结合机器人结题报告_第3页
仿生轮足结合机器人结题报告_第4页
仿生轮足结合机器人结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仿生轮足结合机器人结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仿生轮足结合机器人研究摘要:当前世界各国对机器人的研发都特别重视,因为一款高级的机器人可极大的解放人类的劳动力,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四足仿生机器人通过对哺乳动物行动方式的模仿,实现了克服复杂地形,稳定、高效的行走,但由于现有驱动方式的局限,其在较平路面还是存在一定速度缺陷。本小组设想将轮与足式结合,实现更加广泛的适应性。在这一设想指导下,我们在小腿内内置了轮,需要时,机器人便能放下轮前行。但是,这样的结构也有很多问题,比如小腿结构过于复杂,不宜进行动画仿真,机器人轮行时整体重心偏高

2、,不太稳定等。制作过程中,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优化,最终做出了大家都比较满意的作品。关键词:机器人;轮足结合;仿生一.项目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机器人研究现状美国的MITLegLab实验室早在1986年研制完成了一款四足机器人。美国的四足机的典型代表是卡耐基美隆大学的Bostondynamics实验室研制的BigDog(图1)和LittleDog(图2)。BigDog是最像仿生对象的仿生机器人,外形和体特比例很像一头凶猛的猎犬,负载52KG的重量能够在粗糙的瓦砾地面或泥泞地面以不同步态自如行走,野外行走能力很强

3、。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机体平衡能力,在剧烈的侧面冲击作用下,能保持平衡而不倒。在卡耐基.梅隆大学2006.11.3的机器人学术报告会上,MartinBuehler(DirectorofRoboticsBostonDynamics)称,已列入计划将BigDog的四足机器人深入研究,使其性能达到能走、跑、平衡、爬行等动态移动、运载货物、识别粗糙地形能力、自主控制能力等方面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对机器人的研究贡献较为突出。在对现有地面移动机器人结构形式及特点分

4、析的基础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提出了一种轮足式四足机器人概念模型HIT-HYBTOR(图3),机器人由四个独立驱动的轮代替了四个足构成具有3个自由度的轮腿机构,其中髋关节具有2个自由度,膝关节具有1个自由度,可以根据环境需求在轮式机器人和足式移动之间切换。该模型结合轮式机器人和足式机器人的优点,根据不同的环境变换轮式运动和足式运动两种运动方式,期望达到良好的运动灵活性和较高的移动速度的统一。5图1-DigDog图2-LittleDog图3-HIT-HYBTOR1.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四足仿生机器人确实有其他种类机器人无法比

5、拟的优势,它适应性强,稳定性高,是研究的热点之一。而仿生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性能。以现有的仿生技术,只能对其行走方式,步态规划等做初步的仿生。现下,对仿骨及仿肌肉组织的研究正在进行,一旦应用于实践,机器人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低效、缓慢的驱动方式,在效率,速度方面有较大的突破。但是现在要解决速度问题,无疑采用轮足结合更为现实,所以在将来一段时间内,轮足结合技术会发展的更加成熟。更远的将来,仿生技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后,轮足结合或许会淡出我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栩栩如生的仿生机器人。总的来说,更高程度的仿生必将

6、成为研究的热点,不论从控制、驱动方式还是材料上。而现阶段轮足结合机器人也有较大的发展需要。2.研究意义本小组通过改变机器人的行走方式及控制方式,克服运动缓慢以及难以控制的缺点,使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它可以充分发挥轮足结合的特点,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指定地点,完成各种指定任务,从而在各种搜救抢险工作中发挥作用。虽然国内外已有较为成熟的设计方案,本次研究在增进对机器人了解,熟悉各类制图软件方面还是有极大的意义。而最终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轮腿结合的设计;2.

7、机器人的整体结构;3.机器人的步态规划。研究的主要流程为:提出设想——讨论确定——软件绘图——优化修改。从前期到后期,讨论和修改一直存在。各方面各个部件,最终确定下来时和最初有很大差别。三.课题研究的结果1.腿部结构5轮腿结合式机器人难点之一是其腿部结构,所以研究的重点之一便是如何实现轮与腿的结合。我们先后设想过三种轮腿结合方式。受所阅资料影响,轮最开始被设想成与足是同一装置(图4),后来又将轮置于中腿上(图5),最终才确定将轮置于下腿上(图6)。图4-前期图图5-中期图图6-最终图第一种方式结构最简单,看似控制也很

8、容易,但是在用轮行走时如何将轮固定住是个难题,而且这样的结构在实际应用中肯定会有容易磨损,不耐久的问题。因此,我们第一时间就排除了这一想法。第二种结构可行性稍强,小组当初在该结构基础上绘制完成了机器人整体模型,并在中期检查时提交。但后来经过仔细思考,这种结构只能在三维模型中存在。因为要让腿着地,小腿至少需要向后旋转90度,加上前进时小腿向前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