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职业关注:内涵在扩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职业关注:内涵在扩大摘要:职业关注的内涵随着社会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处于不断扩大中,在审计风险不断增强的今天,相应地要求审计人员保持合理的职业关注,以降低审计风险。尤其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在对待差错和舞弊业务时,新的环境下如何体现审计应有的职业关注问题,以及如何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显得更为重要。关键词:职业关注审计风险审计目标内部控制Abstract:thescopeofprofessionalcareisdevelopedasenvironmentchanges.today,theriskofauditingisbecomingmorean
2、dmorehard,sothecertifiedpublicaccountantsshouldkeepproperprofessionalcaretodeduceriskofauditing.especiallyinthecaseofestimatingthesystemofinternalcontrolandtellingcheatfromfault,facedinnewenvironment,howtoembodyandkeepproperprofessionalcareisbecomingmoreimportant.Keywords
3、:professionalcareriskofauditingauditingtargetinternalcontrol一、审计应有的职业关注的概念在审计职业界中,莫茨和夏罗夫在60年代对应有职业关注概念进行过较为全面的论述,莫茨和夏罗夫认为:“所谓应有审计关注,指的是谨慎的实务家在计划和实施审计业务时必须保持的关注”。[1]它应包括两部分内容,即确立慎重的实务家的观念和指明审计人员在不同情况下进行审计工作时所应关注的重点。《审计标准说明》第一辑指出:“应有的关注与独立的审计人员做什么和怎么做密切相关,它责成会计师事务所每个成员以合理的关
4、注和勤勉发挥自己的技能;它还要求对所做的工作和判断进行批评检查。如果审计人员没有证实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客户管理人员的称述,就是没有尽到应有的关注。”[2]毕秀玲(1999)认为:“应有职业关注是指由谨慎的审计人员基于为客户的相关利害关系者服务的宗旨,在实施合理的审核检查中,根据实际情况所应始终保持的职业警觉”。以上定义尽管表述各有不同,但其核心是一致的,即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保持谨慎和勤勉,不过,这些定义未能揭示出审计关注的对象的动态性和环境依赖性,综合各家之言,笔者对审计的应有职业关注定义如下:应有职业关注是以审计目标为导向
5、,在实施合理的审核检查中,根据实际情况所应始终保持的职业警觉。由于目标是个随环境变化而动态变化的,因此审计职业关注的范围和对象也随之不断变化。二、审计应有职业关注的内容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依赖于客观环境,查特菲尔德认为,美国审计与英国一样,“受到政府法规、法庭判决和会计团体制定的规则三个制度的影响。”[3]审计应有职业关注的内涵也是各种力量综合影响的结果,包括政府的压力和管制、法律的完善和法庭的审判实践、社会公众的认识以及职业界自身的技术准则和理论建设等等。1.审计目标与应有职业关注5审计目标对应有职业关注概念具有导向作用,审计目标决定
6、着应有职业关注的对象和内容。在审计目标演变的不同时期,审计应有职业关注的对象和重点也呈现出较大差异。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是整个审计监督系统运行的定向机制。按照汤姆。李(TomLee)在《CompanyAuditing》中对英国公司审计目标的演变发展进行的划分:第一阶段,自民间审计产生——20世纪30年代,这一阶段管理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产生管理人员舞弊行为,审计目标主要是揭弊差错。这一阶段审计只要查实管理当局是否忠实地履行受托职责以及是否诚实就算尽到了职业
7、关注的要求。第二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80年代,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审计新技术的发展,防止舞弊是公司管理当局的责任,内部控制的建立为审计技术由详细审计过渡到判断抽样审计进而到统计抽样审计作了保障。这一阶段审计目标为验证财务报表真实公允性。审计人员逐步开始采用制度基础审计方法,审计人员所侧重关注的是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以及执行情况。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由于管理人员欺诈舞弊案件增加及诉讼爆炸,政府管理机构的压力,职业界本身对推卸揭弊查错责任的批评。审计目标为验证财务报表真实公允与揭弊查错并重。在这种情形下,审计人员除了要验
8、证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外,还要将关注的视野扩大至揭露重大欺诈、舞弊和非法行为以及预示经营失败等事项上。因此,此时审计人员需要关注的不仅是企业的内部控制,还要关注被审单位所处行业的情况,被审单位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