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期末考试复习内容

刑法期末考试复习内容

ID:11707198

大小:1.05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7-13

刑法期末考试复习内容_第1页
刑法期末考试复习内容_第2页
刑法期末考试复习内容_第3页
刑法期末考试复习内容_第4页
刑法期末考试复习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法期末考试复习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刑法期末复习1.我国刑法是指为了维护国家与人民利益,根据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以国家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及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79年刑法存在的问题:玩忽职守罪、流氓罪、投机倒把罪都是典型的口袋罪、箩筐罪。3.97年《刑法》对79年《宪法》的修订:82年修改97年通过462条(总则101条、分则350条、附则1条)4.97年《刑法》仍然是对79年《刑法》的修订,而不能说是重新制定(增了260条)5.刑罚的体系:(广义)刑法的各种渊源及其相互关系(狭义)刑法典的组成与结构6.编、章、节、条的序号

2、用中文数字依次表述,款不编序号,项的序号用中文数字加括号依次表述。例: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第一条第一款第一项7.组成刑法的各项规范,不管是总则性的规范还是分则性的规范,“条”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单位。(所有法条贯穿到底)8.条以下为款,没有编号,用另起一行的形式将上下段落分开,也即刑法条文中“款”的标志就是另起一行。9.但书:补充、限制、例外10.从解释的效力分类,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刑法的解释从解释的方法分类,分成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在刑法中列入解释性条文(第一编第五章其他规定第九十一条至九十九条)立法解释(全国

3、人大):在“法律的起草说明”或者“修订说明”中所作的解释;对歧义的规定所作的解释。11.正式解释司法解释(两高)12.非正式的刑法解释又称为学理解释。在法律上不具有约束力。但是,对于促进立法和司法工作具有很大作用。13.文理解释:词句、术语、概念从字面含义到语法结构上所作的解释。14.论理解释:按照立法精神和刑事政策,联系有关情况,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15.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16.如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关键在于贯彻有利于被告人的精神,第一,坚持“疑罪从无”,检讨“疑罪从轻”;第

4、二,坚持“绝不冤枉一个好人”,检讨“绝不放过一个坏人”。17.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18.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大小决定了刑法轻重19.刑法的效力范围:又叫做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指刑法适用于什么地方、什么人和什么时间,以及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20.刑法的空间效力:第一,属地原则第二,属人原则第三,保护原则第四,普遍原则21.综合采纳:以属地原则为基础,以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为补充22.“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含义:第一,外交刑事豁免(第十一条)第二,民族自治地方(第九十条)第三,刑法实施后国家立法机关

5、所制定的特别刑法、附属刑法的规定第四,一国两制下的港澳地区23.拟制领土:《刑法》第六条第二款: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24.《维也纳外交公约》:各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及其外交人员不受驻在国的司法管辖。25.我国的属人、保护、普遍管辖权。(见法条)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同时也明确规定了对普遍管辖原则的有条件的适用。26.刑法的时间效力:刑法的生效和效力终止的时间以及刑法对它生效前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力。22/22刑法期末复习1.刑法的生效:一是自公布之

6、日起生效二是间隔一段时间再行生效2.刑法的终止:一是明示终止二是默示终止3.刑法溯及力就是刑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刑法生效实施以后,对其生效之前发生的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能不能加以适用的问题。4.从旧兼从轻原则中的“处刑较轻”标准的理解:法定最高刑中哪一个轻就选哪一个,如果法定最高刑完全一样;然后再比较法定最低刑,看法定最低刑中哪一个轻就选哪一个;如果法定最低刑也一样,适用旧法。5.(一)形式概念:在立法上不揭示犯罪的本质而只是从犯罪的法律特征上给犯罪下定义犯罪概念的立法类型:(二)实质概念:是指在立法

7、上不揭示犯罪的法律特征而只是单纯从行为的阶级本质上给犯罪下定义。(三)实质与形式相统一的犯罪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适用)6.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7.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定罪量刑)决定社会危害性的因素:

8、1.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客体和对象2.犯罪行为等客观因素(手段、时间、地点)3.行为人的主观方面(犯罪动机:故意或过失)4.犯罪主体(年龄)如何考察社会危害性:发展、全面、本质的观点8.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违法不一定是犯罪,但犯罪一定是违法9.刑罚当罚性(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免除处罚≠不负刑事责任10.犯罪构成是指由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