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承德普宁寺大佛之保护.doc

浅谈承德普宁寺大佛之保护.doc

ID:11701154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3

浅谈承德普宁寺大佛之保护.doc_第1页
浅谈承德普宁寺大佛之保护.doc_第2页
浅谈承德普宁寺大佛之保护.doc_第3页
浅谈承德普宁寺大佛之保护.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承德普宁寺大佛之保护.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承德普宁寺大佛之保护  【摘要】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承德普宁寺,正是基于它的历史、艺术价值及闻名于世的世界最大的金漆木雕大佛。为使大佛的文物价值进一步得到延伸,先后经过两次维修保护,充分运用现代物理和化学手段,对大佛进行加固、治虫、治菌、防虫、防腐等多项处理,取得了预期效果,这也是目前国内外最大规模的大型木造像维修保护最为彻底、运用科技手段最为成功的一次。  【关键词】承德普宁寺金漆木雕大佛科技手段传统工艺文物保护效果    普宁寺始建公元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是清政府为纪念先后二次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清乾隆皇帝在承德敕建的第一

2、座寺庙,是承德外八庙寺庙群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为历代外八庙总理堪布喇嘛的住栖地。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是基于普宁寺的历史、艺术价值及闻名于世的世界最大的金漆木雕大佛。  当地人称大佛寺,是因为普宁寺大乘之阁内供奉一尊世界上最大的金漆木雕佛像——四十二手观音菩萨。佛像总高27.21m(含须弥座及地下柱根部分),真正木结构佛像像身高22.29m,指须弥座以上部分。传说中承德普宁寺大佛是由一根木材雕刻而成,但佛像的胸围就达15m,再加上手臂的伸展宽度26m多,不可能存在有如此巨大的木材。佛像内部结构如何?佛像是如何雕塑而成的?以前一直是迷。通过196

3、0年和1997年先后两次对大佛进行勘察维修,第一次为大佛木框架结构立柱加固工程,第二次为大佛衣纹板、站板剔换及内部防虫、防腐、防潮的处理工程,彻底探明了大佛内部结构和雕塑程序。大佛内部结构,就是中国古代木框架建筑结构在塑像中的具体运用,具有相当高的建筑和艺术价值,堪称国宝级文物。    1大佛的第一次维修,即大佛木框架结构立柱部分的加固  1960年由于供奉大佛的主建筑物——大乘之阁,年久失修,风化糟朽严重,需落架重修。在大木归安过程中发现,大佛的手指与大乘之阁的廊柱相抵触,无法安装大木立柱。通过勘察发现,大佛向东南有倾闪现象,且有发展的趋势。在国家、省、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

4、主持下:“确定全面勘察大佛倾闪原因,并制定维修方案。”首先在大佛背面底部凿开站板(大佛背面没有衣纹板且没有做贴金处理),经探明发现佛像内部的15根立柱有14根立柱的根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糟朽。中心柏木柱也有部分糟朽,严重危胁大佛的稳定性,经过有关专家论证,确定了“大佛加固方案”。方案共分四部分:  (1)在佛像的胸下部拉一根粗25mmφ的钢丝绳,防止大佛继续倾闪。钢丝绳与佛像的结合部位,放置木板,杜绝钢丝绳与佛像直接接触,保证佛像不受新的损害。钢丝绳的两端分别探出大乘之阁,被固定在后山新筑的钢筋水泥砼梁上,用绞盘将钢丝绳拉紧并固定。  (2)在佛像内部把须弥座内的条砖启掉(须

5、弥座为砖石混合基座,外用青石雕刻,内用条砖叠砌),在中心柱和东南三根边柱下圈打钢筋水泥砼梁。中心柱和三根边柱分别做宽15cm的铁抱箍两道,然后用槽钢(150×4150mm)呈三角支顶立柱,将槽钢与抱箍焊接死(顶部),用千斤顶支顶槽钢下部并与砼梁固定。这样立柱根部的承载力,通过槽钢传到砼梁上,立柱的根部就失去了承载能力,达到了固定立柱的目的。对其它糟朽程度较低的立柱,通过增加水平撑木及铁拉杆与中心柱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结构,这样既达到保护文物的作用,又没有破坏大佛内部的主要结构。整个工程均属物理保护,为今后修缮的可逆性打下良好基础。  (3)持续观察大佛的倾闪现象,

6、在大佛的顶部设置刻度尺,指针固定在廊柱上,尺板置大佛佛冠底部。通过40多年的观察,包括1976年唐山大地震余震的影响,佛像的倾闪程度没有丝毫的扩展。这充分说明1960年“大佛加固方案”是科学的、严谨的、行之有效的。  (4)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及严格现场施工程序。由于佛像内部的照明与焊接的需要,施工现场必须安装电缆。对电缆的等级、规格和型号都有严格的要求,工地现场配置灭火器,由专人负责。在焊接时对焊接点面的周围用白铁皮围好,防止焊接时火点溅到木材上。当日工作量完成以后所有用电器材一律撤出工作现场。经过6个多月的施工,顺利的完成了大佛加固工程。但当时没能对大佛加固所用的木材进行防

7、虫、防腐处理,所用木材只是经过简单的烘干处理,没能进行药物杀虫,对后来大佛虫蛀现象严重造成一定的隐患。    2大佛第二次维修,即剔换衣纹板、站板及防虫、防腐处理工程  1997年由于大佛衣纹板出现多处断裂和塌陷,且其中有粉沫状物质涌出,经初步判断这些物质是木板遭虫蛀时形成的蛀粉,已严重影响到大佛的结构安全。普宁寺报请市文物局立项抢修,逐级呈送至国家文物局。同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立项要求,并规定“进一步科学勘察,制定出完整维修方案”。在中国林科院,承德市文物局和普宁寺管理处三方共同努力下,先后两次对大佛进行全面勘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