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林水电站坝区岩溶水文地质特点及其对工程建设之影响.doc

思林水电站坝区岩溶水文地质特点及其对工程建设之影响.doc

ID:11693306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3

思林水电站坝区岩溶水文地质特点及其对工程建设之影响.doc_第1页
思林水电站坝区岩溶水文地质特点及其对工程建设之影响.doc_第2页
思林水电站坝区岩溶水文地质特点及其对工程建设之影响.doc_第3页
思林水电站坝区岩溶水文地质特点及其对工程建设之影响.doc_第4页
思林水电站坝区岩溶水文地质特点及其对工程建设之影响.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林水电站坝区岩溶水文地质特点及其对工程建设之影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思林水电站坝区岩溶水文地质特点及其对工程建设之影响摘要:思林水电站坝址区岩溶强烈发育,大坝、地下厂房、导流洞等主要建筑物均遭遇岩溶。岩溶对工程建设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如岩溶涌水、河水倒灌、围岩稳定等。本文通过对其岩溶发育特征的介绍,便于针对各建筑物特点,采取不同的工程处理措施。关键词:思林水电站岩溶水文地质工程影响工程处理前言思林水电站位于贵州乌江中游河段,距下游的思南县城23km。是一个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防洪和灌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水库设计正常蓄水位440m,上游接构皮滩水电站厂房尾水,总库容16.54亿m3。最大坝高117m,装机容量1000MW。经199

2、5年可研论证,思林水电站的原推荐方案枢纽布置为:玉龙山坝线、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右岸地下厂房、左岸垂直升船机,施工导流方案为左岸2条导流洞。该电站坝址区以可溶岩为主,岩溶发育,规模较大,特别是左岸发育多个大规模的岩溶管道系统,为工程建设的主要不利因素之一。本文将对其岩溶水文地质特点及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作简要介绍。1基本地质条件1.1地形地貌坝址位于思林粮站至F4断层间的两扇岩附近。自思林粮站起河流走向由N45°E转至S65°E,至下游4km乌江与龙底江汇合后转向北,形成河间及河湾地块。坝址区河段山体雄厚,除500-525m为乌江宽谷期岩溶台面缓坡地形较开阔外,上下均

3、为45-70°陡坡,基本呈对称“V”型,枯水期河面高程364m左右,水面宽70-120m,水深20-30m,汛期涨幅可达25m,440m高程时谷宽265m。1.2地层岩性从上游至下游,涉及的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下统至三叠系下统之灰岩和泥页岩,第四系堆积物分布零星。各层简述如下:二叠系下统(P1)栖霞、茅口组(P1q、P1m):为厚、巨厚层灰岩,含燧石结核。吴家坪组(P2w):分P2w1、P2w2、P2w3、P2w4、P2w5共5段。其总体为含燧石结核灰岩、硅质岩、硅质灰岩夹泥页岩、炭质页岩、煤层等。其中P2w1夹劣质煤层、P2w3、P2w5泥页岩与硅质岩、硅质灰岩呈互层

4、状。长兴组(P2c):深灰色中厚-厚层含燧石结核生物碎屑灰岩。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分三段:第一段(T1y1),为薄-极薄层粘土岩夹泥质灰岩。6第二段(T1y2),分三层:第一层(T1y2-1)为薄-极薄层泥晶灰岩。第二层(T1y2-2)为中厚-厚层泥晶灰岩、白云岩等。第三层(T1y2-3)为极薄-中厚层泥质灰岩、泥晶灰岩等。第三段(T1y3),为紫红色薄-中厚层粘土岩夹灰岩。永宁镇组(T1yn),分两段:第一段(T1yn1),上部极薄-中厚层粉晶灰岩、灰质白云岩,下部中厚-厚层。第二段(T1yn2),分为两层:第一层(T1yn2-1)角砾状白云岩夹灰色极薄层

5、白云岩,第二层(T1yn2-2)薄、中厚层白云质灰岩、灰岩夹多层角砾状白云岩透镜体。第四系主要有分布于两岸阶地及河床的冲积(Qal)亚粘土和卵砾石层,分布于山脚的多为崩积(Qcol)块碎石夹粘土,分布于较平缓岸坡的多为残坡积(Qedl)粘土夹碎块石。1.3地质构造主要地质构造有塘头向斜、F4断层。塘头向斜轴在F4断层下游120m横穿乌江两岸。坝址主要位于塘头向斜NW翼,该翼在F4上游地层发生倒转,岩层产状N40ºE,NW∠70º;F4断层为一区域性断层,产状N43ºE,NW∠60º。裂隙发育多组。1.4物理地质现象主要物理地质

6、现象主要有卸荷、崩塌、岩石(体)风化及夹层夹泥。卸荷多见于岸坡,主要沿NW向裂隙扩展,平行河流。崩塌见于陡壁岸坡,下多有崩塌堆积物。泥页岩、粉砂岩含量较多的地层如P2w1、、P2w3、P2w5、T1y1、、T1y3层,物理风化强烈,分级明显,可分为强、弱、微三级;灰岩以化学风化为主,分级不明显,大致分为弱、微二级。2岩溶、水文地质特点2.1概况坝址区两岸岩溶泉点发育,钻孔地下水位长观高于河水位,乌江属地下水补给河水类型。地下水横向径流带发育,两岸300m范围内属地下水低平带,水力坡降约0.5%。根据地表调查、平硐、钻孔等揭示,坝址区对建筑物区有较大影响的岩溶系统或管

7、道共有10余个。如图2-1所示。左岸:P1q中有K-12暗河,P1m中有K-11(S66)岩溶泉、Sj-5季节性岩溶泉;P2c内有K-30岩溶管道系统;T1y2内有K-31岩溶管道系统,T1yn1中有Sj-3、Sj-20季节性岩泉溶。发育规模较大的有:K-12暗河:发育于P1q灰岩内,沿层面发育,常年有水,为一暗河通道,流量变化大,汛期可达13m3/s。源头在符家沟盲谷,总长1.5km,出口高程高于枯期河面10m左右,洞内有砂卵砾石分布。K-11(S66)岩溶管道(泉):发育于P1m灰岩内,沿层间褶曲顺层发育水平溶洞,洞口分布高程高于河面10余m,可见洞长14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