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68712
大小:2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1-08
《背部抓痧疗法治疗腰背肌劳损30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背部抓痧疗法治疗腰背肌劳损30例张欣1 王国松2(1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医院 130000 ) 腰背肌劳损临床上多见于青壮年,多由于长期从事腰背部体力劳动,或长期伏案工作及姿势不良,造成腰背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损伤,常见症状主要为腰背部广泛性、持续性隐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有的患者症状轻重与天气变化有关。我们在临床上以创新的抓痧疗法治疗腰背肌劳损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在30例患者中,男21例,女9例。其中年龄最
2、小31岁,最大55岁,30——40岁的患者11例,40——50岁的患者15例,50——60岁的患者4例,平均年龄42.43岁;病程最长7个月,最短1周。 2、诊断标准 患者多表现为腰背部肌肉僵硬,持续性隐痛,可有较广泛压痛,但压痛一般不甚明显。患者劳累后腰背部肌肉酸痛加剧,休息后减轻,个别患者的症状阴雨天加重。在腰背部可触及条索状物或大小不等的结节,局部叩击时有明显的舒适感。常规检查可见患者脊柱外形一般正常,病情严重时疼痛较重,活动稍有受限。背伸试验(+),髋膝屈曲试验(+),神经系统检查多无
3、异常,直腿抬高试验(-)。30例患者均经腰椎CT或X线检查,排除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结核、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等器质性疾病。个别患者有轻微脊柱生理弯曲改变和脊柱侧弯,或腰椎部分椎体可见有骨质增生缘。 3、治疗方法 3.1 操作部位。 脊柱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位置及后背正中的督脉。操作时可先操作足太阳膀胱经的两条侧线,然后再操作督脉。 3.2 操作手法。 ①先以掌擦法操作足太阳膀胱经的两条侧线及督脉1分钟,透热为度,然后以大滚法放松脊柱两侧竖脊肌3分钟。②以抓痧法操作两侧膀胱经
4、及督脉,反复交替操作约5-8分钟左右。先以小力轻抓,待局部皮肤微微出现红软后,即可逐渐加力,使痧痕慢慢透出。在使用重抓时,要让患者能够感受到既疼痛又舒适的施力水平,不可使用暴力。抓痧法具体操作方法为:医生拇指自然伸直,余指指间关节屈曲,腕关节略背伸,使整个手型呈鹰爪状。以食、中、无名、小指的指端同掌根部协同用力,将被施术部位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或者连同肌组织一起抓起,指端用力内扣,至患者感觉有轻度疼痛时,掌指部松劲撤力,放开所施部位的皮肤或连带肌组织。然后再重复以上动作,反复操作。③以轻柔和缓的掌揉法
5、操作膀胱经及督脉3分钟,并以叩击法操作1分钟结束本次治疗。 3.3 操作疗程。 一般患者可每日操作一次,如果患者施术部位皮肤疼痛较重,可隔日操作一次,3-5次为一个疗程。可连续施术2-3个疗程。疗程间可间隔2—3日。 4、疗效观察 4.1 疗效标准。痊愈:疼痛及其它症状消失;显效:自觉疼痛消失,症状减轻;有效:疼痛减轻,仍伴有不同程度不适感;无效:疼痛及其它症状无改善。 4.2 治疗结果:30例中痊愈23例,显效5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 5、讨论 腰背肌劳损属中医
6、腰背痛范畴,病因多由腰背部长期受力或保持单一姿势而引起腰背部肌肉、筋膜的慢性劳损及腰背部反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个别患者因腰背部急性损伤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反复损伤,致使患部出现无菌性炎症、渗出、水肿,甚至粘连及纤维化等病理改变。抓痧疗法体现了刮痧疗法与推拿疗法的双重效应,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解除局部肌痉挛和肌紧张、减轻疼痛、松解组织粘连的作用。抓痧疗法在操作过程中所出的“痧”,实际上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血瘀斑的现象,此类血凝块不久即能溃散,而起自体溶
7、血作用,这样可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营养状况改善,同时使机体的防御能力增强(2),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腰背部肌肉劳损的作用。 抓痧疗法操作的关键在于以食、中、无名和小指的指端着力,并且所施之力为内向的叩力。即施术手指的之间关节的运动是一个连续的屈曲运动过程,使指端的方向由下而内,再转向内上,从而所施部位的皮肤连带肌组织受到了一次连续的挤压过程。其次为指掌间的协调用力和持久的耐力。此手法当反复的练习和临床上的长期应用,方可任用自如,不疲不累。 抓痧疗法简便易行,疗程短,见效快,
8、临床上易于为患者所受。在操作时应注意修平指甲,避免粗暴发力,以免给患者带来新的疼痛和损伤。 [参考文献]: 1、韩永和,抓痧疗法的应用探讨。中华推拿疗法杂志,2005年第4卷第2期60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