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崇州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ID:11673189

大小:384.00 KB

页数:113页

时间:2018-07-13

崇州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_第1页
崇州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_第2页
崇州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_第3页
崇州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_第4页
崇州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_第5页
资源描述:

《崇州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序号元数据逻辑名称元数据物理名称备注1题名半世情缘:钟渭基与“崇庆枇杷茶”2作者郑清元3正文编者按:钟渭基,国内知名的茶树育种专家,长期从事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他从四川省茶树地方品种及野生大茶树资源中,发掘推广了枇杷茶、早白尖荼、南江大叶茶等一批地方良种;采用人工杂交和系统选种育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茶树新品种,为四川茶叶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钟渭基,1934年1月24日生于浙江省诸暨县新壁乡湖外坂村,当时,日军入侵,家乡屡遭浩劫。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考入县城关小学。1948年,他考入暨阳中学(诸暨中学)读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给我国三大传统

2、出口物资之一的茶叶带来新的生机,钟渭基由于出生于浙江茶叶产区,因此于1951年进杭州农校茶科学习。钟渭基学茶爱茶,成绩优秀,1954年农校毕业时由学校选送考入浙江农学院茶叶专修科(现浙江大学茶学系前身)学习。蒋芸生、庄晚芳、张堂恒、俞寿康是他崇敬的师长,他们对事业的执著求索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是他心灵深处着意追求的楷模。庄晚芳亲自带领他们到福建、江西、安徽、浙江等省的科研、生产单位及茶区调查研究和生产实习,并指导他所在的学生科研小组活动,加深了他对茶叶事业的感情,激发了他研究探索的浓厚兴趣。钟渭基热爱他的母校,所在班级是团结奋进的“三好”集体。他在学校里学到的不只是

3、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热爱事业、不断求索、奋力拼搏的精神。1956年,在全国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声中,钟渭基怀着参加大西南建设的豪情壮志,从东海之滨到了天府之国,被分配到灌县茶叶试验站(1962年迁址重庆永川,原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现重庆市茶叶研究所)工作。四川是茶的发祥地,辽阔的茶区,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资源,还有盆地特殊的气候环境条件,深深地吸引了他。20世纪50年代初期,四川的茶业恢复和发展较快,改造老茶园,改进制茶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为满足新茶园发展的需要,每年只能从浙江等地调进大量杂种茶籽用于生产,茶树品种问题尚无暇顾及。钟渭基认为茶树品种是一项

4、茶叶生产中带有根本性的长远起作用的措施,主动请求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经领导批准,并立即组建了品种研究组,由他任组长。他从1957年调查地方品种搜集原始材料入手,从此踏上了40年茶树育种的漫漫征程。当初他的“十年走遍四川茶区”的计划,有人以为是年轻人一时的心血来潮,而他的行动却证明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肺腑之言。实际上,他的行踪超越了茶区,哪里有茶树种质的线索,他就往哪里跑,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远。“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那个年代,一些县城都还没有通公路的情况下,需要的毅力和付出的代价是可想而知的。钟渭基对茶树地方良种情有独钟,不仅力求全面了解现状,而且重视研究其历史演

5、变过程。为了弄清楚地方良种早白尖的来龙去脉,他曾多次登门与报种人促膝长谈,虚心求教。为了寻求地方良种就地鉴定评价并繁殖推广的途径,1958年整个茶叶生产季节他都住在崇庆县万家山区的农民家里。20世纪50年代初,外销红茶供不应求,不少产茶省区广引云南大叶茶,但多数都没有满意结果。四川虽引种成功,但各试种点差异悬殊,冻害严重,对此许多人心存疑虑。钟渭基于1958—1964年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有计划的多点试验和大量的调查研究,查明了云南大叶种在四川适种的范围,为后来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对茶树开花结果习性的了解,钟渭基经过充分的准备,从1962年开始人工杂交育

6、种研究。他采用远缘茶树优势亲本群人工杂交法,克服种种困难,经20余年的不懈努力,育成了一批国家级茶树新品种。此外,还以地方良种为材料,系统选种育成功一批适制高档绿茶的茶树新品种。古老的四川茶区群山环绕,峰峦叠嶂,产茶县多达150余个,是人类饮茶、种茶最早的地方之一。据史料记载,宋代四川茶叶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生态条件的多样性和悠久的产茶历史,孕育了多姿多彩的茶树品种资源。钟渭基从1957年以四川茶树地方品种调查整理搜集保存为题开展研究。历经9个春秋,大量的调查研究资料表明,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山区的确是一个茶树种质资源的大宝库,从野生型到栽培型,从高大的乔木到矮小的

7、灌木,从大叶到小叶,茶种演化过程的各种类型应有尽有。经过反复的比较逐一核实,在解决了同种异名和同名异种的问题之后,钟渭基把各具特色并有一定代表性的27种材料,按茶种演化顺序归纳为乔木大叶、灌木大叶、灌木中叶、灌木小叶四类,于1965年发表了《四川省茶树地方品种资源初步整理》一文。这是我国最早系统整理茶树地方品种资源的省区。发掘种质资源的目的在于利用。钟渭基十分重视地方品种就地鉴定评价、就地繁殖推广。他说:“让广大茶农长期辛勤劳作的智慧结晶,尽快地发挥更大的作用,是茶叶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育种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经他考察、鉴定、评价,并通过有关部门审查,属于

8、国家级传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