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651740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3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已经全面实施,高中物理也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课程改革指出,高中物理的教学目标是在立足于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突破 长期以来的物理教学中,课堂是老师的舞台,老师为了教教材而灌输给学生知识。学生是考试的机器,为了应付考试而机械的被知识。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提出了很长一段时间,老师口头上也在讲实施新课改,顺应时代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能力得不到提升
2、。尽管以前的教育也出现过改革,但是仔细分析后发现,改革的主体仍是为了应付高考,还是在为社会培养考试的机器。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教材也使用了新的版本,新教材以实验教学为主,这就使高中的物理教学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因此,为了使高中物理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各项要求,我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寻找突破: 一、教学设计要有新的立意 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主要重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的获得一直是教师的一言堂,以老师的灌输为主;学习技能的获得,是在老师板演后,学生的模仿;解题技能的获得是建立在大量的训练的基础
3、上,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这样以来,学生的能力受到了压抑。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设计也有了新的突破,将其具体化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的重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突破陈旧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来进行三个维度的设计,全面构思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活动。 例如,在《压强》一节的教学设计中,我设计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与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
4、素。2、通过实验理解压强。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4、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经历实验探究过程。2、经历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三维目标的实现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贯穿于整个课堂。 二、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要有所突破 应试教学背景下,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教师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教师往往将学生看做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设计围绕的是中等水平的学生
5、。这样的教学设计势必会使后进生学起来吃力,优等生学习起来仍有余力。这种与因材施教完全相背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自信心。 新课程改革遵循的是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首先,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活力的个体。其次,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教学的设计要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差异教学,兼顾每个学生的发展。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容器式的被动接受体,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积极的学习主体。理论和实践都早已证明,“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方面会变
6、得十分相似”,人为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是武断和缺乏根据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物理教学,要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材施教,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指导策略。因此,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差异教学,兼顾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既要让优等生吃的好,又要让学困生吃的好。充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三、教学评价上要有新突破 传统的教学中,考试老师的法宝。学生的好坏,考试成绩是老师进行评判的主要因素。传
7、统的灌输式教学下,教师的考试制度主要是针对双基,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一直以来,考试的分数是决定师生命运的唯一标准,这也就将老师培养成了灌输知识的机器,学生是考试的机器。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的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再单纯的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要考察学生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改革考试的试题形式,改革评价标准,完善评价制度。例如,评价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可以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共同努力,在包括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
8、式、评价结果及其管理等在内的整个评价制度上寻求新的突破。同时,由于教育教学评价具有特殊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它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只有这样,评价制度的变革乃至于整个新课程改革才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