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

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

ID:11637309

大小:4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3

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_第1页
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_第2页
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_第3页
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_第4页
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我”打猎途中捅了马蜂窝的故事,让学生们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课文所讲的道理,不要冲动,遇事要冷静,要考虑事情的危险性,不要逞强好胜。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文中的对话,要根据课文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3、学会书写13个生字。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A.谈话导入,揭示课题B.教师板书“马蜂”,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马蜂”,它有什么威力?(课件

2、)师:谁愿意读一读给大家听?C.教师接着板书“窝”,那“蜂窝”又是什么意思?D.教师继续板书“捅”,如果捅了马蜂窝会怎么样?E.教师完成板书“了”。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课文的主人公就捅了马蜂窝。请同学们齐读课题。(5、捅了马蜂窝)二、初读课文1、师: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生:他为什么要捅马蜂窝?他最后是什么下场?…….师:同学们的问题也正是老师想知道的,那现在我们就一起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2、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同时标出课文的

3、自然段。现在开始!(学生读文、教师巡视)3、师: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有谁遇到生字问题了吗?你们表现的这么好,我可要考考你们了。(课件出示生字)师:同学们表现真不错!完成了本课的第一个任务:生字积累。下面老师这里还有一个任务:你们能顺利完成吗?(能!)真有信心,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简要提示默读要求)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默读课文)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想法?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我随家人去打猎,却禁不住小伙伴的刺激与捉弄,最后因为逞强好胜捅了马蜂窝,受到教训的故事。)三整体知

4、趣1、师:你概括的非常全面,这件事的哪个场面最有趣呢,如果你是位导演,你想把镜头对准哪部分?大家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然后告诉老师.(生浏览课文).生1:我会把镜头对准捅马蜂窝那部分生2:我觉得小朋友们气作者那部分很有趣生3:我也看他们对话那部分有意思生4:我觉得捅马蜂窝被蜇那部分有趣2、师:你们这些小导演采抓的这些镜头到底多有趣呢,咱们先来读一读小伙伴们气作者这部分,也就是课文5—14自然段。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读他们的对话,要分清哪些话是作者说的,哪些话是其他孩子说的,在书上做标记。最好要读出语气和动作,开始!

5、(生练读.区分哪些话是作者说的,哪些话是小朋友说的。师做适当指导)3师:大家练得很认真,下面咱们来比赛读,看哪组能把我们带入到那个场面中.(指组1读.)①他们读得怎么样?把你带到那个场面了吗?(生:没带入)②你想怎么读?(生1:带着表情和动作生2:我把自己当成他)③多好的办法呀,就照你说的做一做.(组2读得很有感情)④你们读得真像!哪个组能读得更像,把每个人的心理通过读表达出来就更好了,快试试.(组3读得入情入境)4师:看来这个小孩的激将法用得还真是娴熟,老道啊!小作者怒火已经被他点燃了,看他此刻怎么想的?(课

6、件出示)谁来读?生读:“我?我不敢?我是来打猎的!我可不是胆小鬼!”师:注意到这几个标点了吗?跟这句比比.(课件出示)生读:“我敢。我是来打猎的,我可不是胆小鬼。”师:读起来有什么区别?生:原文的语气能感觉到作者更生气,更不服气。师:你再读一遍试试。生:(生再读,有进步)师:你从他读的想象到“我”样子了吗?生:我仿佛看到了小作者瞪圆的眼睛,涨红的小脸,纂紧的小拳头。师:这几个标点这么重要,那刚才读出来了吗?谁再来读?生:再读,语气很强烈。师:还有谁能读得比他更生气?(比赛,再读)(这个环节是想让学生在读中进一步

7、体会孩子们对他的刺激及他是如何被激怒而逞强的。另外,引导学生关注标点符号的准确使用以及语言描写在文中的作用。)5、师:小作者想装糊涂,反倒让人家嘲笑戏弄了,来“打猎”的孩子哪受得了这个呀,他很快冲动战胜了理智。谁来读?(课件出示)生:“这个孩子的话激得我火冒三丈,我也顾不得什么了,弯腰抄起地上的长竿子,朝稻草房檐下捅去。”师:能把这些词换一换吗?(课件出示)“这个孩子的话()得我火冒三丈,我也顾不得什么了,弯腰()地上的长竿子,朝稻草房檐下()去。” 生:换成“气得”“捡起”  “刺去”生:换成“惹得” “拿起

8、” “碰去”师:换完后有什么不同?生:“抄起”“捅去”更能看出作者气得什么都不顾了,而且动作很快。指导读:“火冒三丈”该怎么读?“抄起”就是什么都不顾了,很快就去做了,这种感觉谁会读?生再读时“火冒三丈”大声读,“抄起”快速重读。6师:完了,动了真格的了,真捅了,小导演们,这一竿子捅下去你们镜头里出现什么画面了?可以看看插图想象着说说.生:马蜂窝“啪”的一声,落在地上,密密麻麻的马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