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不求甚解》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ID:11607586

大小:85.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2

《不求甚解》教学设计教学教案_第1页
《不求甚解》教学设计教学教案_第2页
《不求甚解》教学设计教学教案_第3页
《不求甚解》教学设计教学教案_第4页
《不求甚解》教学设计教学教案_第5页
《不求甚解》教学设计教学教案_第6页
《不求甚解》教学设计教学教案_第7页
资源描述:

《《不求甚解》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返回返回返回教学设计《不求甚解》教学设计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 王粉利【教学目标】1.理解“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态度和方法的合理性,学习辩证地看问题。 2.学习课文针对认识过程的逻辑错误展开反驳的方式,掌握作者论证的思路。  3.学习作者运用例证、引证阐述观点以及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4.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学会根据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1.掌握反驳的方法。2.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和方法。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思路及论证方法。【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学习法、探讨比较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7课前准备(用幻灯片

2、制作课件,并布置预习作业。)一、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相关词语的音、形、义,认真思考课后练习。二、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如生平、作品、评价性的文章。三、查找有关驳论文的相关资料。四、查询有关读书的方法。(以上预习作业,让学生在个人查询、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在泛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大意,探讨作者论证思路。在精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注重说理、深入分析的写作特点。 一、课文导入释题导入式。老师提问不求甚解的含义。明确: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领会主旨,不死抠字眼。现多指只满足于了解个大概,不作深入理解。(贬义)师:本

3、文的标题是“不求甚解”,可见作者提倡不求甚解。到底为什么呢?请大家进入课文。展示教学目标(略)展示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反驳的方法。2.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和方法。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思路及论证方法。二、检查课前预习:1.作者(个别提问)邓拓(1912—1966),笔名马南邨,福建闽侯人,当代作家。1930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福建人民政府的反蒋爱国斗争。1937年到晋察冀边区,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等职,建国后先后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及《前线》杂志总编辑和北京市文教书记等职。1962年37

4、月,以“马南邨”的笔名在《北京晚报》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一直写到同年9月2日。“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即遭迫害。1966年含冤去世。主要著作有《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马南邨的杂文寓教于乐,针砭时弊,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补充:《燕山夜话》是马南邨的杂文集。1961年作者应《北京晚报》的要求,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利用工作之余为《燕山夜话》撰写了152篇专稿。文章主要是知识性的杂文,内容丰富,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旗帜鲜明,能切中时弊;短小精炼,语言流畅。它是利用杂文形式

5、,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有益尝试,颇受人民的欢迎喜爱。2.题解(师讲)“不求甚解”本出自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领会意旨,不过分在字句上花工夫,属褒义。现多指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含贬义。本文通过对“不求甚解”一词的辩证,提倡读书要多次反复,虚心领会。文章反弹琵琶,新人耳目,在轻松愉快中使读者受到教育。就其根本思路来说,乃是对“不求甚解”的否定之否定。就其立意来说,是“不求甚解”的新解。  补充:驳论文(师讲,学生了解)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

6、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指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错误的反动的见解和主张。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3.字词(1)字音。(师提问)滞碍(zhì)死抠(kōu)豁然(huò)(2)词义。(学生齐读)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领会主旨,不死抠字眼。现多指只满足于了解个大概,不作深入理解。豁然贯通:形容(久思不解的问题)一下子明白过来,迎刃而解。观其大略:7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开卷有益:读书有益处,有收获。三、授课内容(一)快速阅读,观其大略。1.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掌

7、握本文的论证思路、方法,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1)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不求甚解”是何意?作者是如何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的?(3)请谈谈本文的论证思路。(4)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5)作者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小组讨论,明确:(1)批驳观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作者的观点:“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2)原意:“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只求懂得大意,不求深入理解。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8、。(3)本文是一篇驳论,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首先,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其次,阐述了“不求甚解”四字的两层含义;再次,作者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接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