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责任学位论文.doc

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责任学位论文.doc

ID:11606220

大小:109.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7-12

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责任学位论文.doc_第1页
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责任学位论文.doc_第2页
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责任学位论文.doc_第3页
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责任学位论文.doc_第4页
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责任学位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责任学位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肇事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一些“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案件也逐年增多,严重地威胁着公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为此,我国《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交通肇事后逃逸”及相关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司法实践中仍存在很多争议。在此,笔者结合所学法学知识,对“交通肇事后逃逸及致人死亡”的有关问题进行粗浅的理论探讨。本文拟从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认定、逃逸致人死亡责任认定、以及与其他犯罪的区别等方面的问题作一探讨,以求在司法实践中对交通肇事罪更准确地适用法律

2、。ii目录摘 要11.交通肇事罪的内涵12.交通肇事后逃逸12.1.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概念12.2.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分类22.3.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认定53.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83.1.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概念论争8结语15注释16参考文献18致谢20ii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毕业论文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责任摘 要:交通肇事罪是当前社会中一种常发的严重犯罪。本文主要探讨了交通肇事罪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逃逸致人死亡责任的司法认定。笔者主张在司法实践中应严格而全面的判断,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期望有助于审判实践。关键词:交通肇事罪逃逸逃逸致人死亡1

3、.交通肇事罪的内涵交通肇事罪是指行为人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到重大损失的行为。[1]交通肇事是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的犯罪,而交通肇事后致人死亡逃逸的认定更是司法实践的难点问题之一。在最高人民法院没有颁布司法解释之前,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并无统一标准,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的标准只有公安机关于1996年颁布的对交通肇事(逃逸)的相关规定:驾车逃离现场或者弃车逃离现场的行为。按照这种规定来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其优点是直观、简单,但是,而我国刑法关于犯罪构成的罪过形式是要求主客观相一致,可公安机关的规定只是强调了客观行为,没有注重考

4、察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如果一味按照该规定执行,会造成打击面过大的结果,从而导致错案的发生。 如,被告人张某系外地的一位汽车司机,在肇事因害怕人身受到当地群众的攻击而驾车驶离现场,在距事发现场5公里的位置,打电话向公安机关报警,并主动投案。这种情况如果按照公安机关的有关规定,嫌疑人已经驾车驶离现场了,则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但是这种认定方法由于没有考虑到行为人主观意图并无逃逸的故意,显然,这种认定方法是不对。2.交通肇事后逃逸2.1.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概念  20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毕业论文所谓逃逸,一般是指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所以,交通肇事

5、逃逸行为是一种在造成交通事故后进行躲避、逃匿的行为。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很多,有的书将交通肇事逃逸规定为“车辆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故意驾驶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有的教材将交通肇事逃逸规定为“车辆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不向公安机关报案而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的行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而不依法报警、保护现场、等候处理等,而私自逃离现场的行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定义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交通事故后,对于受害人或受毁损的财物未做必要的抢救或处理或未按规定向公安机关报告,擅自逃离现

6、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无法确定和追究的行为。”上述对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论述有三点是共同的:一是前提是在交通肇事发生后实施的;二是逃逸者均是为了逃避自己的义务和法律对其的追究;三是客观上有逃离现场的行为。因此,学者均认为逃逸者的逃逸行为主观上是“故意而为之”.对此,有学者进一步阐述“既然负有该种义务,不承担该义务的逃跑的行为只能是故意的行为。所以,认识的共同点都在于认为逃逸行为是故意而为之。”“无论因何种原因而逃逸,行为的目的就在于推卸和逃脱责任。毫无疑问,逃逸行为不可能是由过失而实施,只能是一种故意而为的行为。”[2]对此,笔者非常认同。既然

7、在肇事后逃逸就应是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人不存在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意志因素,除非是行为人对所发生事故的无认识。认定行为人是否逃逸,可以按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推理,只能得出“经查明当事人确未发现发生事故而无意中离开现场”,或“已知肇事却故意驶离”两种非此即彼的结论。交通肇事逃逸人的主观心理不但是故意,且逃逸行为人还应具有逃避《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载明的抢救义务或者逃避责任追究之动机,若缺乏这样特定的动机,行为人的离开现场的行为就不具有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性质。[3]例如:肇事者仅是为躲避被害人亲属的追打而离开。《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

8、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