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及附体基础设计

高层建筑及附体基础设计

ID:11604942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2

高层建筑及附体基础设计_第1页
高层建筑及附体基础设计_第2页
高层建筑及附体基础设计_第3页
高层建筑及附体基础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及附体基础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层建筑及附体基础设计学生姓名:王文良指导教师:刘丽萍(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摘 要】:本设计为高层建筑及附体基础设计,主体为24层商住楼,框支剪力墙结构,附体为4层商场,框架结构。主要完成了上部结构竖向导载计算和主楼及附体基础设计。为了减少由于上部结构荷载不均引起的不均匀沉降,主体采用桩筏基础,刚性板法计算内力;附体采用十字交叉基础,弹性地基梁法计算内力,并完成了承载力验算及截面设计等一系列工作。【关键词】:竖向导载桩筏基础十字交叉基础承载力验算截面设计【Abstract】:Thebuildingtobedesignedisatallbuildinganditsadditio

2、nalparts.Themainpartisa24storeiesresidentialapartmentwhichisframe-shearwallstructure,andtheadditionalbuildingisa4storiesframesstructureshoppingbuilding.Themainpartsofthisdesignincludetheverticalloadscalculationofsuperstructureandthefoundationdesigen.Tominimumthedifferentialsettlement,pile-raftf

3、oundationisusedinthemainstructureandcrossingfoundationintheadditionalparts.Theelasticfoundationbeammethodwasusedtocalculatetheinterndstressofthecrossingfoundation.【Keywords】:transimitofverticalload,pilereftfoundation,cross-shapdefoundation,bearingcapucitycheck,sectiondesign.1工程概况某商住楼,地下一层,地上23层

4、(其中地下一层为人防地下室;地上除一、二层为商业用房外均为住宅)。由主楼和裙房组成,主楼为框支剪力墙结构,裙房为框架结构,建筑总面积为25665m2。2设计基本资料建筑物耐久年限为50年;建筑类别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抗震烈度为8度。2.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地基地层报告、地下水、不良地质现象、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2.2建筑图底层平面图;地下一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标准层平面图。 2.3结构图标准层结构平面图;一层结构平面图;地下一层结构平面图。3上部结构竖向导载的计算基础是将上部结构荷载传向地基的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是基础设计的依据,因而需计算出作用于基础顶面

5、的上部结构竖向荷载。要求计算上部结构梁板传至柱或墙的荷载,并累加到基础顶面。要求恒载标准值和活载标准值分别计算。包括主体结构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的计算,附体结构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4主体基础设计4.1基础选型本设计上部结构荷载较大,适合于作为持力层的土层又埋藏较深,用天然浅基础或仅作简单的人工地基加固仍不能满足要求,该上部建筑物对沉降要求严格。因此选用桩基础,又由于上部结构是框支结构,承受荷载的既有框架柱又有剪力墙,故优先考虑桩筏基础。本设计采用平板式桩筏基础。4.2桩筏基础设计此桩筏基础采用不考虑共同作用的计算方法,即上部结构视为柱底(墙底)固端约束的独立结构,用结构力

6、学方法求出外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和柱底及墙底反力,然后将求出的柱底(墙底)固端力作用于基础,假设外荷载全部由桩承担,由外荷载和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再按材料力学要求或构造要求确定承台的尺寸和配筋。4.2.1桩型选择、施工工艺和承台埋深桩型选择端承摩擦桩,施工工艺选择钻孔灌注桩(采用泥浆护壁),承台底面埋深6.3m。4.2.2初步选择桩断面及持力层,估算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并进行平面布置(1)选择桩端持力层,估算单桩承载力桩基持力层宜选择在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中,且需综合考虑桩基承载力的要求以及布桩条件。分别选择第层(粉质粘土)、第层(粉质粘土)、第层(粉质粘土)作为桩端持力层,桩长分别为20

7、m、26m、33m。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中的经验公式确定单桩承载力标准值。R=(Qpk+Qsk)/γspQpk=qpk·Ap;Qsk=u·∑qsik·li;然后分别计算个桩长下所需桩数n     n=(1.1~!.2)(F+G)/R(2)桩数的初步确定及其平面布置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桩的平面布置(1)尽可能使群桩横截面的形心与长期荷载的合力作用点重合;(2)尽量将桩布置在靠近承台(筏板)的边缘部分,以增加桩基的惯性矩;(3)保持桩矩S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