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与常规题型归纳

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与常规题型归纳

ID:11595345

大小:2.36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2

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与常规题型归纳_第1页
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与常规题型归纳_第2页
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与常规题型归纳_第3页
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与常规题型归纳_第4页
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与常规题型归纳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与常规题型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圆锥曲线【常用方法】1、定义法2、韦达定理法3、设而不求点差法4、弦长公式法5、数形结合法6、参数法(点参数、K参数、角参数)7、代入法的顺序8、曲线系方程法【常规题型】1、中点弦问题2、焦点三角形问题3、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4、圆锥曲线的有关最值(范围)问题5、求曲线的方程问题1.曲线的形状已知-----一般可用待定系数法解决2.曲线的形状未知-----求轨迹方程6、存在两点关于直线对称问题7、两线段垂直问题【常用方法】1、定义法(1)椭圆有两种定义:第一定义中,r1+r2=2a;第二定义中,r1=ed1,r2=ed2

2、。(2)双曲线有两种定义:第一定义中,,当r1>r2时,注意r2的最小值为c-a;第二定义中,r1=ed1,r2=ed2,尤其应注意第二定义的应用,常常将焦半径与“点到准线距离”互相转化。(3)抛物线只有一种定义,而此定义的作用较椭圆、双曲线更大,很多抛物线问题用定义解决更直接简明。2、韦达定理法因直线的方程是一次的,圆锥曲线的方程是二次的,故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问题常转化为方程组关系问题,最终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故用韦达定理及判别式是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重点方法之一,尤其是弦中点问题、弦长问题,可用韦达定理直接解决,但应注意不

3、要忽视判别式的作用。3、设而不求法解析几何的运算中,常设一些量而并不解出这些量,利用这些量过渡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方法称为“设而不求法”,设而不求法对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而产生的弦中点问题,常用“点差法”,即设弦的两个端点A(x1,y1),B(x2,y2),弦AB中点为M(x0,y0),将点A、B坐标代入圆锥曲线方程,作差后,产生弦中点与弦斜率的关系,这是一种常见的“设而不求”法,具体有:(1)与直线相交于A、B,设弦AB中点为M(x0,y0),则有(其中K是直线AB的斜率)(2)与直线l相交于A、B,设弦AB中点为M(x0,

4、y0)则有(其中K是直线AB的斜率)(3)y2=2px(p>0)与直线l相交于A、B设弦AB中点为M(x0,y0),则有2y0k=2p,即y0k=p.(其中K是直线AB的斜率)4、弦长公式法弦长公式:一般求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弦AB长的方法——把直线方程代入圆锥曲线方程中,得到型如的方程,方程的两根设为,,判别式为△,则,若直接用结论,能减少配方、开方等运算过程。5、数形结合法解析几何是代数与几何的一种统一,常要将代数的运算推理与几何的论证说明结合起来考虑问题,在解题时要充分利用代数运算的严密性与几何论证的直观性,尤其是将某些代

5、数式子利用其结构特征,想象为某些图形的几何意义而构图,用图形的性质来说明代数性质。如“2x+y”,令2x+y=b,则b表示斜率为-2的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如“x2+y2”,令,则d表示点P(x,y)到原点的距离;又如“”,令=k,则k表示点P(x、y)与点A(-2,3)这两点连线的斜率……6、参数法(1)点参数利用点在某曲线上设点(常设“主动点”),以此点为参数,依次求出其他相关量,再列式求解。如x轴上一动点P,常设P(t,0);直线x-2y+1=0上一动点P,除设P(x1,y1)外,也可直接设P(2y1-1,y1)。(2)斜

6、率为参数当直线过某一定点P(x0,y0)时,常设此直线为y-y0=k(x-x0),即以k为参数,再按命题要求依次列式求解等。(3)角参数当研究有关转动的问题时,常设某一个角为参数,尤其是圆与椭圆上的动点问题。7、代入法的顺序“代入法”,主要是指条件的不同顺序的代入方法,如对于命题:“已知条件P1,P2,求(或求证)目标Q”,方法1是将条件P1代入条件P2,方法2可将条件P2代入条件P1,方法3可将目标Q以待定的形式进行假设,代入P1,P2,这就是待入法,不同的代入方法常会影响解题的难易程度,因此要学会分析,选择简易的代入法。8

7、、曲线系方程法【典型例题】一、定义法例1、(1)抛物线C:y2=4x上一点P到点A(3,4)与到准线的距离和最小,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2)抛物线C:y2=4x上一点Q到点B(4,1)与到焦点F的距离和最小,则点Q的坐标为。分析:(1)A在抛物线外,如图,连PF,则,因而易发现,当A、P、F三点共线时,距离和最小。(2)B在抛物线内,如图,作QR⊥l交于R,则当B、Q、R三点共线时,距离和最小。解:(1)连PF,当A、P、F三点共线时,最小,此时AF的方程为即y=2(x-1),代入y2=4x得P(2,

8、2),(注:另一交点为(),它为直线AF与抛物线的另一交点,舍去)(2)过Q作QR⊥l交于R,当B、Q、R三点共线时,最小,此时Q点的纵坐标为1,代入y2=4x得x=,∴Q()点评:这是利用定义将“点点距离”与“点线距离”互相转化的一个典型例题。例2、F是椭圆的右焦点,A(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