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德州r&d投入强度分析及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德州R&D投入强度分析及建议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7日 科技投入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实力,增加科技投入则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增强一国国力的战略性措施。R&D经费是科技投入经费的核心部分,R&D经费的结构特征基本上也代表了科技经费的结构特征。各国经济发展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科技投入呈完全的正相关关系。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产业结构升级都需要企业技术创新支持,需要科技资金的投入。 国际上通常以R&D经费占GDP的比例,即R&D经费投入强度作为R&D经费宏观结构的指标。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2、)的科技统计指标体系,主要有两个指标描述R&D活动的投资规模:(1)R&D经费的绝对数GERD;(2)R&D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对数GERD/GDP。由于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实力差别较大,因此在进行国际比较时,通常采用相对指标GERD/GDP进行对比,该指标说明了R&D支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的份额及其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另外,该指标也避免了通货膨胀、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从下表可以看出,我市R&D经费投入的绝对量是逐年增加的,占GDP的比重,即投入强度总的趋势也是上升的,这说明我市早已认识到科技投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3、 德州市近年R&D经费投入强度表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GERD(万元) 17528.4 24388.1 39856.5 57921.4 85127.1 110825.0 GDP(万元) 8318200 10033800 14009100 14750800 16578200 19507000 GERD/GDP(%) 0.21 0.24 0.28 0.39 0.51 0.57 R&D投入强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备
4、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对推进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增强整体科技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目前我市R&D投入强度增长趋势与全省R&D强度增长规律基本相符,但与其他地市相比,我市的R&D投入强度水平严重偏低,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笔者认为,德州R&D投入强度偏低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持续较快的GDP增速。2011年,德州市R&D经费支出增长30%,R&D投入强度却仅仅增长了0.06个百分点,尚不及2010年R&D投入强度增幅。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50.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7%,抵消了很大一部分R&
5、D经费支出的增长,导致R&D投入强度增幅微弱。 根据《德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目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2%”,以2011年R&D投入强度0.568为基数,将目标分解到每年则年均提高36个百分点,假设GDP的增长率为12%左右,十二五期间全市R&D经费支出的增速只有达到53%才能实现按规划分解的目标。 由于我市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R&D经费支出比重较小且增长较为缓慢,主要靠大中型工业企业拉动。工业企业R&D的增长必然遵循R&D活动的规律且与企业经营运行状况相匹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104705.9万
6、元,增长26%,已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纳入统计的307家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95559万元,增长25%,可挖潜力较为有限。因此,在当前德州经济正处于平稳较快的增长周期背景下,仅靠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来拉动R&D投入强度的迅速提高较为困难。 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国内外学者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证明产业结构的差异可以解释R&D经费投入强度的差异,其基本规律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R&D经费投入强度显著高于第一产业;制造业内部,医药、通信、化工、航空等行业的R&D投入强度显著高于食品、服装、普通机械等行业;第三产业中的教育、科学研究
7、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R&D投入强度高于制造业。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总R&D投入强度可以由其各产业投入强度与该产业所占GDP比重的累加得到,高R&D强度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的国家或地区会有较高的总R&D强度。因此,我们可从一、二、三产业之间R&D投入强度的差别和工业各行业的R&D投入强度两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从三次产业来看,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类似的滨州市为例,R&D投入强度居全省前列,比德州高1.69个百分点。根据统计公报,德州2011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1.8:54.3:33.9,滨州2011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9.80:53.49:36.71,两市第二产业比
8、重相差无几,所以与高R&D投入强度地区相比,产业结构对我市R&D投入强度影响程度不大。 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