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革命-再革命-继续革命-

改革-革命-再革命-继续革命-

ID:1156051

大小:1.67 MB

页数:242页

时间:2017-11-08

改革-革命-再革命-继续革命-_第1页
改革-革命-再革命-继续革命-_第2页
改革-革命-再革命-继续革命-_第3页
改革-革命-再革命-继续革命-_第4页
改革-革命-再革命-继续革命-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革-革命-再革命-继续革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09年4月修訂版改革-革命-再革命-繼續革命-告別革命(改革開放)的歷程(1900-2000年)中國歷史科教師專業發展課程講座紀錄連浩鋈博士(Dr.AlfredHYLin)香港大學歷史系名譽副教授©教育局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200912009年4月修訂版第一部分:晚清民國時期的改革、革命與再革命©教育局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200922009年4月修訂版緒論:「改革」、「革命」與中國現代化「改革」是在維謢建制的大前題下,力求建制更趨完善。「革命」是要推翻建制、打破條框,以達到建構嶄新制度、

2、樹立新範式之目的。本書的主題是:「改革-革命-再革命-繼續革命-告別革命(改革開放)的歷程」。這裏的「改革」是指「清末新政」,「革命」指「共和革命」;而「清末新政」與「共和革命」,標誌著中國政治現代化的開端。「再革命」有兩個涵義:其一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所掀起的思想、文化革命;其二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種自下而上、動員群眾的共產主義革命。而「繼續革命」是指後革命時期(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不斷發生的革命,即毛澤東在沒有階級的社會裏繼續不斷策動的階級鬥爭。最後,「告別革命」指鄧小平於197

3、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台後堅決地放棄「以階級鬥爭為綱」,並以「改革開放」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二十世紀中國的歷史,是一部改革與革命的歷史,亦即是一部現代化的歷史,因為改革和革命是推行現代化的兩種不同方法、手段。中國的現代化始於十九世紀中葉,是由西方列強的侵略所引發。在這個層面上,西方充當了「侵略者」與「文明使者」的雙重角色。對充滿「文明的使命感」(civilizationalmission)的西方國家來說,中國的現代化歷程,同時也是一種「文明化過程」(civilizingpro

4、cess)。然而,中國在十九世紀所接觸到的西方文明,其實是「現代性」大扭曲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中國進行現代化,是為了回應這個扭曲的「西方現代性」的挑戰,是被迫的;因此,中國的現代化之根本動力來自「雪恥強國」的意識。在很大程度上,中國的現代化,是一種「反西方的西化」(anti-WesternWesternization)。從文化層面來理解,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可以說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器物技能的現代化,這從洋務/自強運動開始。由於西方的「船©教育局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200932009

5、年4月修訂版堅炮利」嚴重威脅中國,中國也開始追求「船堅炮利」。傳統的「經世致用」精神,確實能為中國早期的現代化提供原動力。洋務思潮經歷了由「師夷長技以制夷」到「中本西末」,再到「中體西用」的過程。而洋務運動又經歷了由發展軍事國防工業到發展民用工業,即由「求強」發展到「求富」及「富強並舉」的方針。第二個階段是制度的現代化,這從百日維新、清末新政、辛亥革命開始。甲午戰爭之後,部分有學識的人認識到現代化國防不但需要現代化的交通、教育、經濟,並且需要有現代化的政治和國民,故主張「體」與「用」皆須變革。有

6、人主張「君主立憲」,也有人主張「共和政體」,遂產生了百日維新、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的歷史事件。第三個階段是思想、價值、行為的現代化,這從五四新文化運動開始。民國成立以後,「共和」有名無實,更有復辟之舉。先進的知識分子認為中國需要的是國民思想、態度、價值觀以及人格的改造,故產生了「打倒孔家店」、迎接「新思潮」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階段的發展是並行不悖的。第二個階段的開始不等於第一個階段的結束,第三個階段的開始不等於第一、二階段的終結。就推行現代化而言,第一個階段是改革,第二個階段包括

7、改革和革命,第三個階段是革命,並且是深層次的文化革命,有別於第二階段的政治革命。從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主政開始到1949年,自上而下的、資本主義模式的改革是中國現代化的主流。挑戰這套模式的是一種自下而上、動員群眾的共產主義革命。1949年實現了現代化範式的轉變,革命成為了主流。由1957年到1978年,中國實行「以階級鬥爭為綱」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1978年底,再度體現了另外一次現代化範式的轉變,即以「改革開放」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特徵,實與現代化運作背景密切相關。中

8、國推行現代化除了前文提及是被西方列強侵略所迫外,還有本身的問題需要解決所使然。從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開始,中國出現人口過剩、自然資源相對稀缺的現象;十九、二©教育局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200942009年4月修訂版十世紀又長期處於憂患當中,因此推行現代化是以解決國家民族所面臨的危機為依歸的,具有功利的目的。新文化運動原本的目的是要把西方的啟蒙文化帶來中國,但是中國當時的當務之急卻是「救亡」,其導致的結果就是李澤厚所說的「救亡壓倒啟蒙」。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後發展國家,中國的現代化急需政府的參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