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的生药学研究

地黄的生药学研究

ID:11529133

大小:70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2

地黄的生药学研究_第1页
地黄的生药学研究_第2页
地黄的生药学研究_第3页
地黄的生药学研究_第4页
地黄的生药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黄的生药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黄的综述周阿龙龙嘉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中药之一。地黄入药分为: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生地黄炭、熟地黄炭等。地黄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加工后,其性味、功效亦发生相应的改变。鲜地黄性寒、味甘苦,以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为主。鲜地黄经产地加工焙干后名干地黄或生地黄,其性寒、味甘,以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为主。干地黄经蒸制后名熟地黄,其性由寒转温,其味由苦转甘,其功效由清转补,以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为主[1]。、一、地黄种质资源及历史沿革地黄药用历史早于《神农本草经》600多年,在先秦的《诗经

2、》中就有记载:“薄言采芑,于彼新田”。据考证发现原产陕西咸阳,《名医别录》说“地黄生咸阳川泽黄土地者佳”。地黄应用历史悠久,明代永乐三年开始运销国外,是国内药材市场上的重要大宗药材品种之一,据业内人士统计认为,生地年销量在2万吨左右,用药量仅居甘草之后。地黄野生家种均有。地黄的野生资源十分丰富,许多地方的山区林缘、道路旁和农田边等都有分布。地黄由野生变栽培大约开始于周朝,汉代,《神农本草经》:干地黄,味甘,寒⋯⋯生者尤良⋯⋯一名地髓。生川泽。”魏晋时期,《名医别录》:“生地黄⋯⋯生咸阳(即今陕西长安县之渭城故城)川泽黄土者佳。”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咸阳即长安也。生

3、渭城者,乃有子实如小麦。今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干地黄最好,次历阳(即今安徽和县),近用江宁板桥(即今南京板桥镇)者为胜。”宋·苏颂《图经本草》:“地黄,生咸阳川泽黄土地者佳,今处处有之,以同州(即今陕西大荔)者为上种之甚易,根入土即生。一说古称种地黄宜黄土,今不然,大宜肥壤虚地,则根大而多汁⋯⋯熟、干地黄最上出同州,光润而甘美。”明·刘文泰等撰辑《本草品汇精要》中云:“生地黄:道地今怀庆者为胜。⋯⋯用根肥大者为好。”《本草蒙筌》:“江浙壤地种者,受南方阳气,质虽光润而力微;怀庆山产者,禀北方纯阴,皮有疙瘩而力大。”《本草纲目》:“今人以怀庆地黄为上,亦各处随时兴废不同尔。”《握灵

4、本草》:“地黄处处有之,今人以怀庆者为上。”《本草从新》》:“以怀庆肥大而短,糯体细皮,菊花心者佳。”近代以河南新乡地区主产者产量大,质量优[2]。可见,不同时期地黄的道地产区不同,陕西长安、江苏徐州、安徽和县、南京板桥镇、陕西大荔都曾是地黄的道地。其中咸阳(陕西长安)之道地历史最为悠久,自汉代至宋代本草书都有提及咸阳川泽之地黄为佳。自明以后才提及怀庆道地产地,第一次提出怀庆地黄的是明·刘文泰等撰辑《本草品汇精要》,此为一本官修本草学,有一定影响,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本草纲目》亦认为“今人以怀庆地黄为上”,此后才一致认为怀庆地黄为道地药材。后世的大多数中医药著作都将怀庆地黄作专条列出

5、,《中药大辞典》更将怀地黄作为地黄的变种予以强调[3]。《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述了地黄的种植方法。自民国6年(1917年)崔大毛就培育出“四齿毛”,1920年李开寿培育“金状元”新品种后,地黄品种也就逐渐多起来了。70年代相继通过人工杂交选育出“北京-1、北京-2、北京-3”等。目前,由于品种繁殖技术的提高,使得地黄品种繁多,除以上外,还有白状元、小黑英、红薯王、郭李猫、A-1、A-2系列、85-2、85-5、85-8系列、温县-1号、国林新-1号、晋红-1号、沛育77-5、河南大红袍、组培82-5、茎尖-16号等20余种[4]。地黄新品种的培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单一品种质量,丰富物种

6、资源。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品种混乱,质量不稳,等级难定,加工困难等不利因素。地黄主要分布在河南的武陟、温县,习称怀地黄,但近几年山西成为主产区,且产量约占全国的65%以上。地黄在我国也分布于山东、陕西、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甘肃等18个省区。地黄喜温暖气候,较耐寒,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中性或微碱性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地黄商品绝大部分来源于人工栽培,20世纪70年代以前,地黄原属于国家二类计划管理的中药材,主要由河南温县、武陟、孟县、沁阳提供商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药用量不断增加。70年初,河南地黄一度供不应求

7、,为缓解市场供应,不断扩大生产。山西、山东、河北等省已自给有余,并能调出商品供应全国;甘肃、湖北等自给水平也有很大提高。40年来,生产发展很快,购销起伏增长,市场供应平稳,属于可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的品种。 历史上甘肃虽不是地黄的主产区,但自20世纪60年代陇东试种以来,一直延续种植至今,近年,一些地区发展成新产区,如永靖刘家峡、榆中等属此类情况,现已有商品上市流通。赵建邦[5]等对甘肃各地家种地黄进行质量考察,并与国内其它主要产区比较,了解甘肃人工地黄的质量状况,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