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生命 和谐共存

尊重生命 和谐共存

ID:11526243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2

尊重生命 和谐共存_第1页
尊重生命 和谐共存_第2页
尊重生命 和谐共存_第3页
尊重生命 和谐共存_第4页
尊重生命 和谐共存_第5页
资源描述:

《尊重生命 和谐共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尊重生命和谐共存  摘要:当代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的作品以科尔沁沙地的生活为题材,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以描写人性为创作题材。两位作家在关注人类生存状态方面有比较一致的创作思想,即以尊重生命,和谐共存的理念构建美好的生活图画,但是两位作家切入的角度及写作方式有明显的不同,郭雪波注重描写人与自然、人与动物;茨威格则注重描写人与人、人与自身,这四极共同构成了人和谐发展的全部要素。  关键词:郭雪波;茨威格;欲望;尊重;和谐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135-03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

2、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代,毕达哥拉斯就提出了和谐的理念,他说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赫拉克利特认为和谐产生于对立的东西。在我国古代,哲学家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今天,和谐是我们建设理想家园的指导思想。蒙古族作家郭雪波和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以历史的眼光和世界化的视野,以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诠释了人类社会和谐的理念。  一、和谐共存的对象不同  郭雪波20世纪出生在我国内蒙古通辽市的科尔沁地区,茨威格出生于19世纪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两位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作家,由于生活环境、家族背景等因素影响,他们关注的焦点是不同的。郭雪波探讨和谐的思想,专注于人与自然、人与非人类;

3、茨威格则专注于人自身、人与他人的关系。  著名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的创作以科尔沁沙地为题材或背景,写出了一系列小说如《沙狐》《沙獾》《狐啸》《大漠狐孩》等。这些小说从其表现的主题来看可以称之为“生态小说”。尽管郭雪波本人说,“当1985年第一次发表《沙狐》时,自己并没有想过什么‘生态文学’之类的命题,只是想把老家人与动物的生存状况及命运展现给世人而已”。但从其作品来看作家着意于对人与外界关系的展示,并提出了自己的和谐共存的思想,这正符合当代社会的和谐意识。当代社会,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随着科学的步伐的加快,生态恶化也越来越严重,这就要求从和谐

4、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生目的。郭雪波的小说正是着眼于这一点写出了家乡科尔沁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里既有人对自然植被的疯狂贪婪的占有,也有人对自然界的动物的任意捕杀。因此其小说中和谐共存的对象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一是人与动物的和谐。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以心理现实主义为特色,其小说关注人性,抒写人性。小说对于人与人的和谐也是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写人自身的和谐;一是写人与他人的和谐。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初次经历》《热带癫狂症患者》《情感的迷惘》,以及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等。纵观茨威格的创作,他的中、短篇小说的创作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在其精湛的心理刻画和描写背后,潜伏着作家人道精神的理想

5、体系,凝聚了他对世界和平的企盼和理想。他以其作品乃至生命,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人道主义的理想,呼唤着正义、理性和人类的良知,以达到社会生活的和谐。  郭雪波和茨威格的小说,他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和谐整体,构建了以人为圆心的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图谱。人为圆心,围绕人的是自然、非人类、人自身、他人。处理好人与这四个要素的关系,人才会成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才会像人文主义才形容的那样:有高贵的理性、优美的仪表、文雅的举止,在行为上像天使,在智慧上像天神。从理性上来说,只有每一个人都能处理好这四个要素,也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国家一直强调的和谐社会。  二、和谐的障碍――人的欲望  在郭雪波小说中,和谐的

6、障碍来源于人性的放纵。由于人们贪婪的欲望,过度的砍伐,过度的捕杀,破坏了人与自然界、人与非人类的平衡关系。对于科尔沁沙地,郭雪波非常痛心。因为在这里,现在的沙漠曾经是水草丰美的草原。《哭泣的沙坨子》《沙葬》《狐啸》《大漠狼孩》等作品,叙说了“科尔沁草原”变为“科尔沁沙地”的心灵苦楚。他在作品中写道:“驱除我心中的恐惧领我走出这黑暗沙漠”的落日:“它变得硕大而滚圆,卸去了金色的光环,卸去了所有的装饰,此时完全裸露出真实的自己……和大漠连成一体,好比一面无边的金色毯子上浮腾着一个通红的大茸球,无比娇柔地,小心翼翼地,被那美丽的毯子包裹着,像是被多情的沙漠母亲哄着去睡眠。此时的大漠也一片安谧和温

7、馨,又是那样庄严而肃穆地欢迎那位疲倦了的孩儿缓缓归来……我的眼角有些湿润,突然萌生出想哭的感觉……”“这沙地是从那美丽富饶的科尔沁草原退化演变来的。这是近几百年贪婪地、无计划开垦草地荒原的恶果。”(《苍鹰》)。另外《狐啸》《哭泣的沙坨子》《沙葬》一再强调的是人类“像一群旱年的蝗虫,吃完这片田地又飞往那片田地”,“人像一群蚂蚁,掏完了这一块儿地,再搬到另外一块地儿去掏,全掏空拉倒”。贪婪的人类只知道向大自然无休止的索取、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