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准备:现象热议

面试准备:现象热议

ID:11525921

大小:3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2

面试准备:现象热议_第1页
面试准备:现象热议_第2页
面试准备:现象热议_第3页
面试准备:现象热议_第4页
面试准备:现象热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面试准备:现象热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公务员考试热首先,是行业待遇差别过大。我看到过一份调查资料,在国内不同的行业中,工资奖金福利等待遇差别竟达到5倍以上。同样上班,同样工作,同样一天干8小时,同样每周5天工作制。有的单位,一个人月收入5000元以上;也有的单位,连1000元都拿不到。退休之后,在机关工作的,一个月能拿几千元,在企业的,一个月只拿几百元。其次,是就业的风险比较明显。无论国企还是外企,随时都有下岗的危险。即便你干得再好,企业不行了,你也得跟着丢饭碗。而只有机关公务员,才能够“旱涝保收”。虽然待遇不是各行业中最高,但也处于中上游水平,足够维持一种很不错的生活。还有,就业引导缺乏领导者的表率作

2、用。为了引导青年人转变就业观念,各地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了大量的疏导工作。有的出台优惠政策,有的宣传独立创业的典型,有的组织技术培训或经验交流。但却有不少的领导干部,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到企业做工或自谋职业。一边让别人的孩子转变就业观念,一边把自家的孩子安排到机关事业单位。这种说法和做法,本身就非常矛盾,在社会上起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公务员报名热应该积极鼓励和推广。不仅各地各级的公务员录用要考试,而且所有的事业单位和热门国企(比如银行、保险、电力、通讯等)进人,也都必须通过考试。凡进必考,凡录必考。把所有的就业机会,都摆在桌面上。谁有能力、有实力,谁就可以优先

3、选择。2,、从2003年开始出现山寨手机到各种山寨产品,“山寨”一词已经从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解释:“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是“小型、小规模”甚至有点“地下工厂”的意思,其主要特点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山寨文化简单点说就是一种模仿文化,深深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从物质形式考察,“山寨产品”无论是从最初的简单模仿,还是到现在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抄袭、复制甚至是“克隆”名牌产品,其实都是一种仿冒。客观审视“山寨现象”,引导其健康存在,是维持社会良性秩序的必然要求。一分为二地看待“山寨文化”“山寨文化”,简单点说就是一种模仿文化,不管是“山寨相

4、机”、“山寨手机”还是“山寨电影”、“山寨明星”,都属此类。对待这种愈演愈烈的社会现象,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既不能对所有的“山寨”事物都不加区别地全盘接受,也不能把所有的“山寨”事物都一棍子打死,全面否定“山寨文化”。 第一,一些“山寨”事物,如“山寨手机”、“山寨相机”这些模仿正牌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商品,实际上和假冒伪劣产品无异。它们在产品的名称、外观和包装上,往往极力向正牌产品靠近,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诱使消费者购买。这种“山寨产品”出现和蔓延导致了侵权。一方面是对产品厂家的侵权,体现对注册商标的不正当抄袭、对外观专利的不正当使用,代表着的盗版文化与简单的仿造复制;

5、反映的是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无奈和乏力。知识产权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保护,一来将挫伤整个社会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二来投机取巧、蔑视法制将被视为合理合法、习以为常。另一方面在产品质量、性能以及售后服务上,没有保障,往往会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对于这样的“山寨”事物,消费者应该谨慎对待,有关部门则应该采取措施加强引导和监督,以促使他们走上正规生产和销售的渠道。  第二,另外一些“山寨”事物,诸如“山寨电影”、“山寨明星”甚至是“山寨版春晚”,只是形式上模仿、并无实质的侵权,则不妨报以宽容和乐观的心态看待。这些“山寨”事物的出现,纯属娱乐;或者出于一种反思和抗议的目的,意在警

6、醒。比如最近广州街头有人把一只小狗打扮成熊猫的样子,招摇过市,引来市民纷纷观望。这样的“山寨熊猫”并无恶意,只为好玩,制造“山寨熊猫”者图一开心,看到“山寨熊猫”者也是得一高兴,双方都无伤大雅,各取所需。另外,有些“山寨”事物,则意在引起我们的一些反思。比如前几天吵得沸沸扬扬的“山寨版春晚”,就有很多人叫好,说这样的春晚才是真正属于老百姓的春晚。那么,作为春晚的主办方,是否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每年的春晚为何屡遭批评,现在有人要弄一个“山寨春晚”和自己唱对台戏,反而能赢得一片掌声呢?山寨文化让表达方式多样化,契合了当今社会的“快餐文化”。迎合了一些人在较大生活压力下的某种

7、情感宣泄的需求。所以, 我们要区别对待:如果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只是形式上模仿、并无实质的侵权,自娱自乐,或多少有些搞笑的“山寨现象”,大可以宽容待之,引导其健康发展。对于那些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假冒伪劣“山寨产品”,虽然“存在即为合理”给了它们一定的生存空间,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其“搭便车”背后的侵权本质。不管“山寨族”怎样强调其“创造性”,都应该坚决打击,不能任其侵害合法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政府部门,理性看待“山寨”产品的走俏,分析背景原因。第一,加大引导力度,使企业让利于民,降低消费门槛,让百姓放心消费,把扩大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