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四时期的文学研究

浅谈五四时期的文学研究

ID:11525442

大小:39.3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2

浅谈五四时期的文学研究_第1页
浅谈五四时期的文学研究_第2页
浅谈五四时期的文学研究_第3页
浅谈五四时期的文学研究_第4页
浅谈五四时期的文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五四时期的文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五四时期的文学研究浅谈五四时期的文学研究浅谈五四时期的文学研究浅谈五四时期的文学研究浅谈五四时期的文学研究五四以前,文学研究大抵因袭了中国传统的注疏、学记、札记、诗话词话、小说评点和史传记录等方式。而后现代学术研究方法逐渐渗透到国内,讲究观点、材料、逻辑引证、阐发理论的学术研究方式渐渐登堂入室。在文学研究的屋檐下,胡适的小说、文学史研究是可圈可点的。小说研究和文学史研究占据了五四时期文学研究的半壁江山。以胡适为代表的"红学",成为了一代学术的样板。笔者认为"新红学"与甲骨学及敦煌学并重。胡适对《红楼梦》的不同版本进行研究对比,以期寻找出解决问题的

2、终南捷径。尽管后来学术史对胡适的《红楼梦》研究持有公婆之见,但新红学的学术影响是空前的,与俞平伯等人的研究推进,实乃秦为汉用。《红楼梦》之外,胡适还对《西游记》、《水浒》、《海上花列传》等小说进行考据,种种训诂对二十世纪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起着引导作用。文学史研究是胡适确立其现代学术样版的又一重要尝试。文学史这种编撰体例是近代渗透到国内的。从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到胡适的《白话文学史》,有关中国文学史的著作数不胜数,形成了一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高潮。剖解其中的原因,一是教学需要。大多数《中国文学史》为讲义修订而成。二是文学史研究领域开阔异常,前人的系统研

3、究不多,便于学者发挥。三是新文学发展的需要。新文学发展,不仅需要确立自己文学史的正统地位,同时也需要从文学史经验中获取创造资源。胡适的《白话文学史》是二十年代文学史的扛鼎之作。全书十六章,滥觞于先秦,止于中唐。《白话文学史》的"楔子"中,胡适坦言其旨有两二,"第一,我要大家知道白话文学不是这三四年来几个人凭空捏造出来的;我要大家知道白话文学是有历史的,是有很长又很光荣的历史的。""第二,我要大家知道白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一个什么地位。"胡适力期通过《白话文学史》来为新文学以及五四运动作序,确立白话文学在文学史中明媒正娶的地位。虽然这只是胡适自己的主

4、观臆想,但从文学研究的角度看,胡适在研究中所体现的问题意识更具学术价值。以学究派的眼光来看,胡适的这部文学史遗漏未免太多。讲上古文学冷淡了《诗经》和《楚辞》。汉代文学的论述,又放了《古诗十九首》的鸽子。其专论汉代的民歌、散文以及汉魏时期的故事诗。对两晋时期的文人之作多有微词,把佛教的翻译文学供奉了起来。然而被胡适所疏远的部分,正是以往文学研究和文学史讲义中被同时代人玩弄最多。譬如,《孔雀东南飞》的年代考证问题,胡适与梁启超、陆侃如等有专门的书信和文章深入讨论。他之所以对故事诗别有感情,与其对叙事文体在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侏儒地位有直接关系。所以,通过《白

5、话文学史》的写作,胡适有意识地将当时自己思考的一系列文学史问题提出来,以引起学术界更多的关注。同一时期,文学史研究论著以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最为突出。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完成于1917年,时为北京大学教授。讲义共分五课。第一课为概论;第二课为文学辨体;第三至五课为汉魏六朝文学变迁。汉魏六朝文学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中,一直被人轻视,姚鼐在《古文辞类纂序目》中提出:"古文不取六朝人,恶其靡也。"(29)刘师培依据前代学人阮元的"文言说"和推崇翰藻的观点,强调文学作品与学术论著的区别,肯定文学作品要有文采,对桐城派的

6、文章正统论发起有力的冲击。因此,选择中国文学史作为研究对象,体现了刘师培对文学史的一种评价,也是五四时期传统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种革新。在文学史编撰体例上,《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以辑录当时的评论为主,作者自己略加案语。虽然从专题研究的角度来看,可能显得过于简略,但由于刘师培学术功底深厚,辑录的文章本身就很有代表性,加之简单的案语说明,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使得整部文学史讲义反倒显得脉络清晰,要言不烦。如第二课讲文学辨体,刘师培说明以阮元的《文笔对》为主之后,就引录《晋书》、《宋书》、《北史》等相关典籍对文体问题的论述,从这些材料中,读者可以自己得出对文笔之

7、分的看法。第五课讲宋齐梁陈文学概况。刘师培指出:"中国文学,至两汉、魏、晋而大盛,然斯时文学,未尝别为一科,其以文学特立一科者,自刘宋始。"然后以三条材料证明,即宋文帝时,立文学馆;任命谢元掌之;明帝立总明观,分儒道文、史、阴阳五部,文被单独区分出来。这样的论证在讲义中屡见不鲜,到处可见。通过这样简明扼要的引述材料,文学史的脉络非常清楚地勾勒出来。所以,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篇幅虽不大,但自成一体,深得当时学界的好评。如鲁迅在二十年代的讲演和个人书信中,对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就很推崇。(30)五四及二十年代文学史研究中,胡适的《白话

8、文学史》注重的是通史研究,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侧重于断代史研究,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则于文体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